第407章 傅平发糖(1/2)

第407章

《来自江川省的竹山家具在首都火热售卖》

傅平看著標题心里头就忍不住有一种自豪的情绪在其中,家乡的家具走出了省里,在首都都可以称得上火热销售,最重要的是,这里面有儿子的功勋。既然特地提到了江川省,那徐记者应该也会写傅明彦在竹山家具里的贡献吧?

傅平看著了照片把心放在了肚子里,照片里就有自家儿子,那肯定正文报导里也有的。

傅平並不急著去看正文,而是原地欣赏了一下照片里儿子的英俊模样。

傅平甚至有功夫想著,要轮起来拍照,《北京晚报》的徐记者还是比《江川日报》的记者更为拍照一些。

在徐天裘的镜头下,原本就长相优秀的儿子让人挪不开眼,儿子的头髮丝都在发光一样。

目光恋恋不捨地从照片上移开,傅平这才开始看新闻的正文內容。

《北京晚报》的头版分成了两个大方块。

一个占据的方块更大,讲解的是国家政策,那个只比最大框小一点的板块则是竹山家具的报导。

徐记者首先以百货大楼外的热闹开始写起,统计了一整天下来竹山家具的销售数据,还写了竹山家具这一次从江川省带过来了多少的量,是足够江川省的一行人卖上一段时间的。

有这样漂亮的销售成绩当然是因为竹山家具有优势的。徐记者把竹山家具和市面上的实木家具进行对比,优势在於竹山家具的材料本身,还有价格实惠、组装方便等等。

等到写到了这里,徐记者的笔锋落在了傅明彦身上。

竹山家具的成立最开始是和傅明彦相关的,徐记者把傅明彦看到凤竹村的致富路开始写起,牵头让省里的研究员做水性漆,这种油漆在家具上应用很好,同时独特的组装方式有助於家具的运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