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里正经济学(1/2)
又一个月后(歷史)
鸿嘉二年
立秋
里正被谋害,县署派人搜寻凶手,但没有找到。
最后,县令不想因为一个无法破案的凶杀案影响自己的政绩,於是命令县署掾吏给里正案强行提前结案,判定为自杀。
被掐死割喉的里正一家人,被明察秋毫的县令判定为自杀。
里正没有亲戚,家產都被官府充公。
县署公开拍卖里正的家產。
王家里的百姓都买不起。
苏蒙(苏宸)打算以后买,最近手头紧,没钱,刚偷的钱都拿去交私塾学费了。
这个时代学习的成本是很高的,一年私塾竟然要一万铜钱。
一个自耕农,一年不吃不喝也才赚6000铜钱,把日常的吃穿用度消费扣除,再把赋税扣除,每年也就能积攒三四百枚铜钱。
所以说,对於一个普通自耕农家庭而言,想让自己家的孩子上蒙学识字算数,起码得攒二十五年的钱才能上一年蒙学。
这还只是蒙学,只教最基本的识字算数和一些常识,比如顺带教《论语》这种基础经书。
如果想学习更加深奥的儒学內容,比如四书五经,那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铜钱的成本了。
你就算把自耕农一家人都卖了,他也学不起。
所以识字率低也是正常的。
成本太高了。
苏蒙(苏宸)一共从里正家偷到了三枚金饼,价值三万钱。
其中两万钱用来交两个儿子的蒙学学费,另外一万钱用来贿赂县署,买了里正的位置。
里正案结案了,需要確立一个新的里正。
苏蒙(苏宸)被县署任命为王家里的里正。
富农让后代学蒙学,豪强让后代学四书五经。
县城
陈家学馆
这是一个姓陈的老儒生开的蒙学私塾,收费也是大部分地区的標准价格,一个孩子一年一万钱。
“三年识字,五年算数,如若不然,悉数退款!”
这是陈家学馆的宣传。
五年內让你家孩子学会识字算数和论语等基本知识,如果做不到,你交的学费全额退还给你。
学馆提供住宿和伙食,包吃包住,住宿钱和伙食钱已经算进一万钱的学费里了。
学馆里大部分都是富农家的孩子,少部分是豪强和自耕农的孩子。
大部分豪强都更愿意请私人家教来教育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去私塾,所以只有极少数豪强家的孩子上私塾。
大部分自耕农根本没钱上私塾,只有极少数上进心强烈的自耕农,省吃俭用攒钱让孩子上私塾,企图望子成龙。
九岁的苏喆和四岁的苏翼,在一起上学。
又一年后(歷史)
鸿嘉三年
立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