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亭长的权力(1/2)
半年后(歷史)
地皇四年
清明
天下大事
新朝太师王匡战败,逃离战场,更始將军廉丹战死。
绿林军在南郡和南阳郡攻略许多县城,並拥立刘玄为帝。
王莽震怒,命令大司空王邑和大司徒王寻统领十万大军征討绿林军。
又下令天下各郡县地方兵向洛阳集结,接受王邑王寻指挥。
王邑王寻统领十万大军从常安(长安)出发,抵达洛阳时已经有了三十万,抵达昆阳时又有了四十二万,一路上都有各个郡县长官送来的壮丁兵和徭役。
【新莽大军
总兵力:420000
甲士:20000
新兵:50000
郡县兵:50000
壮丁兵:200000
隨军徭役:100000】
虽然披甲精锐只有两万,但也很嚇人了。
除此之外,王莽又招募了许多奇人异士。
有人声称自己能飞天,有人声称自己能听到千里外的军情,有人声称自己能看到千里之外,有人声称自己有长生不老术,有人声称自己一拳能打爆一座山,有人声称自己能遁地,有人声称自己一口气能吹走一座城池,有人声称自己能使用一万斤的武器,有人声称自己能预言一万年后的事,有人声称自己撒豆成兵,有人声称自己刀枪不入,有人声称自己曾经单挑打死了一千头老虎,有人声称自己可以死而復生,有人声称自己能吸乾江河湖泊。
虽然事后证明他们都是在扯淡,声称自己能打死一千头老虎的术士,居然打不过一条土狗。
但王莽为了提升士气,还是给了这些民间奇人异士们赏赐。
“我军有如此多奇人异士相助,必定能战胜反贼!”
下溪里
苏家在这一年里又兼併了1000亩农田,达到了11800亩。
兼併土地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秭归县一共有人口50153,农田42万亩,其中梯田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猎户和不种地的巴人土著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种地的汉人只有不到三万,有將近一半都是各种山林土著,以渔猎为生。
苏家占据的农田规模还不到整个县的3%,因此任重而道远。
秭归县一共五个乡、16个亭、157个里,平均每个乡一万人,平均每个乡有30个里,平均每个里300余人。
亭是治安体系的,不是行政体系,所以不是里的上级单位,一个亭负责十个里的治安。
一个亭有一个亭长和几个属吏。
也就是一个亭长带著几个小弟,要负责十个里的治安,主要包括缉捕盗贼、搜捕杀人犯、逮捕罪犯,等等。
里正苏翼被调任为亭长,苏翼的长子苏恪被任命为下溪里里正。
苏恪,苏翼嫡长子,13岁,下溪里里正。
13岁就做了里正,可谓是年少有为。
苏翼调任亭长后,更是方便,常常栽赃陷害那些不肯卖田的农户,然后逮捕他们,在大牢里严刑逼供,逼迫他们承认根本没有的罪,从而把他们家的农田强行充公没收给官府。
有人可能疑问了,那苏家这么做不是白白给官府打工吗?农田都给官府了呀!
这倒是不用担心。
朝廷一直都有法令,要给无地流民分地,以解决流民过多的社会问题。
虽然朝廷现在已经快要没了,到处都是起义军,但朝廷总会有的,新的朝廷总会建立的。
这种利国利民的法令,哪怕新的朝代也会承认並继续实施。
所以,这些被官府没收的农田,就分给了苏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