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醉春楼(1/2)

回到现在。

听到贾琛提到了今年的秋闈,一向表现得颇为稳重的方羽面上也是罕见露出了几分激动与严肃,点头回道:“正是,今年的恩科我是报名了的,毕竟若是再错过的话,便要再苦等三年,而三年之后……我恐怕也是力不从心了。”

说起来,他身上的生员功名早在崇平元年便已成功取得,那时的他不过堪堪弱冠之龄,便取得生员功名,也可称得上一句青年才俊。

然而如今六年过去,他却依旧还是在原地打转,不得寸进,如若再错过此次恩科,苦等三年,那届时的他可就已是而立之年了。

人至而立,虽说依旧处於人生壮年,可更多的精力却是应该放在了家庭,儿女之上,家中也不会再允许他如现在这般放荡,到时候再想肆意把酒当歌,读书作诗,那可就不容易了。

而且即使科举考试没有什么年龄限制,过去也时不时就有某人以四旬,五旬的年龄考中进士的事跡发生,但这种事说到底,终究不过只是极小概率的事件罢了,听个乐子便算是作罢。

对於方羽自己来说,他已是打定了主意,若是今年的恩科依然还是不幸落榜,那之后科举之路…便算是就此作罢了吧。

一念至此,方羽面色一时也不免有些落寞了起来。

而一旁的贾琛见其人这般落寞模样,心中一时不免也有些唏嘘。

科举之难,也唯有他们这些真正参加过的人方才知晓,除却金字塔尖极少部分惊才绝艷的天才外,更多的普通人在这场长行之中都是艰难跋涉,举步维艰,耗尽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就以眼前的方羽为例,当初以弱冠之龄取得生员功名,虽说不上有多惊艷,但却也可说上一句不落於人后。

可如今其人年近而立,却依旧还是个小小的生员,而当初与其同龄的那批人中,真正杰出的恐怕都已中了进士,外放做官去了,这其中的差距自然也是一目了然,也难怪这方羽心中会有些心灰意冷了。

有时候也不得不承认,世间之事,天赋一说真是极为重要的,天才轻鬆快意,纵马游街,阅尽世间繁华,而庸者则是举步维艰,自怜自艾,徒劳原地打转。

想到这,贾琛心中感慨之余,也只有对眼前的方羽勉励道:“方兄数年厚积薄发,此次恩科乃是志在必得,万不可先泄了气,待中举归来,在下当亲自上门庆贺。”

此话一出,一旁的方羽先是微微怔住,隨即便是哈哈大笑了起来,待笑完了后,却又是面色肃然地轻拍了拍眼前贾琛的肩膀。

“就承了贾兄这番吉言,此次我必定是要全力以赴的,不然也不会再来叨扰晏师……贾兄不若就在此地等一会,待我拜访完晏师后,便由我做东,一同前去城中酒楼用饭,饮酒?”

听到方羽这番邀请,贾琛略微斟酌过后,倒也没有过多拒绝,便是轻点了点头应下。

而见贾琛应下,方羽当即也是微微一笑,隨即便是轻声招呼一声,朝晏平的宅子而去了。

如此约莫等了一炷香后,便见其人的身影从晏平的宅子走出,二人彼此之间又敘几句后,便由方羽领著一同往城中去了。

自太祖立国之后,便曾亲自下令疏通,拓宽京杭运河,重修各地驛道,以便江南各种物资便通北地,加强南北诸地联络。

且由於关外已平,蒙地疲弱,昔日前明设置在北地,辽东的诸多繁杂卫所,府军也都一一被裁撤,如此举措,也是极大的减轻了当地州府,百姓的负担,使得各地人口滋生,商贸逐渐繁盛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