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十九年尘淹马骨(1/2)

半柱香后。

正当主亭之中的眾人正细细今夜鑑赏诗词,谈古说今之时,外间却是忽然起了些喧闹之声。

林子默见状眉头微微一皱,刚想吩咐一旁的人出去看看怎么回事时,之前那位小廝却已是匆忙赶回了此间,对著林子默拱手急道:“公子,外间…外间有两伙士子,闹起来了。”

听到这话,林子默不由一怔,隨后便是忙问道:“怎么回事?”

“似是因为鑑赏诗词之时,彼此之间发生了些许口角,加之酒水也喝多了些,此时便是在互相激烈爭论著……”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自然就也会有爭论与口角,过往这种事倒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所以林子默听罢,悬著的心这才算是放下了些。

今日林景让他来这诗会主持,何尝又不是一次考究呢?

若真是出了什么岔子的话,恐怕也是要让其人失望的。

回到现在。

林子默稍一斟酌过后,便是对那小廝吩咐道:“你且去转告他们,今夜诗会主题乃是以文会友,切勿要因为些许口角伤了彼此和气……如若真是要分出个高下,此地有如此之多宿老在,便乾脆將做的诗词都带过来看看,让眾宿老们断个一二,也算就此平了纷扰。”

每到这般诗会,便是许多心怀抱负的士子摩拳擦掌之时,若是真能做出一二好诗好词出来,只怕第二天便是要传唱於这神京城中,就此扬了名气。

所以林子默心中也知晓,今夜自己若只是一味和稀泥,恐怕也並不是所谓的最优解,说不得还要使得矛盾激化起来……既如此,何不如便给那些爭得面红耳赤的士子们分个高低出来?

有了高下,爭论自然也就消了。

而且今夜有如此之多的渊博宿老於此安坐,想来应也没人会不服气最后判决的结果。

不一会后。

便有两帮各自分立的士子纷纷聚集在了此处主亭之外,见到有如此之多的宿老在场,爭论之声虽是小了许多,但是暗地里的冷嘲热讽却也是少不了的。

林子默看著这般喧闹局面,当即便也是站起身来,对著眾人笑道:“今夜乃是以文会友,大家勿要伤了和气,若真是做出了什么好诗好词,不若便也不要吝嗇,皆可拿出来供诸位宿老鑑赏一番,做个点评,也算是查缺补漏了。”

此话一出,两方士子的爭论之声一时也是渐渐平了些。

林子默在如今的年轻士子之中,还算是颇有名气与威望,所以此时听到其人这般话,眾人稍一思顿过后,自然也都没什么意见。

“此言有理。”

“那便依小林先生所言。”

一时间,早已是有了诗作的,此时便也都是委派小廝送上去,而那些没有诗作的,有的干著急,有的则是当场便提起毛笔写了起来……今夜有如此之多的宿老在此,若真出了佳作,得了眾宿老的青睞,那也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所以此时不少人也就皆是显得兴致勃勃起来……

如此约莫过了半柱香后,主亭之中的眾宿老便是看过了许多诗词,一番细细鑑赏,评判过后,终是挑出了两份十分不错的诗词。

林子默接过那两份诗词各自细看了几眼之后,便是看向亭外眾人,逐一朗声念了起来。

“《鷓鴣天·清明》——杜牧诗魂尚绕樑……谁家新火试茶香?白杨风里棠梨老,廿四桥头月似霜。

《唐多令·寒食》——榆火换新烟,餳簫冷旧垣……十九年尘淹马骨,只留得,介推怨。”

其人声音清朗,抑扬顿挫,此时念罢过后,亭里亭外便已是一片寧静,眾人皆是在细细品味,沉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