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民怨沸腾,亲眼所见(1/2)

第72章 民怨沸腾,亲眼所见

“此话·—怎讲?!”

林子默此时是真有些被惊住了。

“东海浩瀚,海上又变幻莫测,便是倭国东渡谋生的武人再多,一番折腾之后,又还能真正留下几人?”

“贾兄的意思是———沿海那些倭乱之中,恐还是我朝之人居多?”

“此事有跡可循,也不是什么秘密。”

贾琛闻言也轻点了点头,“便是前明嘉靖朝时,倭寇之所以一度势大,也是因为禁海百年之下,海上的海盗与私商数量激增,二者相互勾结,方才最终成了气候。”

听到这,林子默已是有些曙万分起来,“昔年太祖皇帝他老人家尚未开国之时,为了渡海袭扰虏后方,便曾是下令於威海整顿,修建过海防,后来虽未得以实行,然海防却已是成了。开国之后,便又是南下清扫过海上那些劫掠商旅的海盗,逃犯————-从那之后,倒是未曾听过有什么比较大的动静了。”

贾琛闻言,也知其人意思,稍顿了一顿之后,便是摇头应道:“且不论如今已是过了百年是否又有滋生,只近些年来频频爆发的倭乱,据之前那位朋友所言,参与其中的沿海生民,数量便是不在少数了。”

此话一出,屋內顿时也是好一阵寂然无声。

半响之后。

林子默方才微微苦笑道:“贾兄之意,是在指国朝海禁之策?”

话说到这里,聪明人之间自然也不必再多说什么了。

先是举了倭国封海,滋生国內武人无有生计,东渡作乱之例,又点明了沿海倭乱乃是勾结而成那敢问,那些沿海民眾为何要参与倭乱?

答案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要知道,乾承明制,昔年太祖皇帝开国之后,自然也是继续推行了前明禁海之策,並为后来的皇帝们所继承,时至今日,已是成了国朝的基本国策。

而禁海所带来的好处,自然也不必再多说什么,若无益处,也不可能在国朝推行这么多年可如今,贾琛的一席话却是点出了其中的坏处。

绝了沿海百姓之生计,所带来的影响外溢出来,便是如今愈演愈烈,不可收拾的倭乱!

毕竟饭都吃不饱了,谁人又会再管什么朝廷与法纪?

回到现在。

听到林子默之话,贾琛却是轻摇了摇头应道:“海禁之策,从前明便一直延岩至今,又为太祖皇帝亲定,哪里又轮得到我来说什么好坏———“”

“如何不能说?!”

忽然间,一道声音便是从门外朗声传了进来,一时之间,屋內二人便皆是微微一惊。

下一刻,林子默便也终於是反应了过来,连忙就是起身,想要去亲自开门相迎。

谁知门外那人已是推门而入,后面还有一狼狐失措的慌张小斯。

林瑞走进屋来,对著自家尷尬不已的侄儿轻点了点头后,便是看向了酒桌旁的那道身影,细看两眼,便是肃然道了一句:“昔年太祖皇帝他老人家开国之后,便是亲下旨意广开言路,言及国朝之人不因言获罪如今之言又不是谋逆之举,又有何说不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