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一潭死水,偏激狂放(2/2)
如此,此番被录取的举人名单便算是基本尘埃落定了。
这时。
郑嘉宇便是吩附道:“將这些低劣荐卷打回原处,同时让评阅各房补荐遗漏的试卷—”
这也是科举惯例,为的就是查缺补漏,不遗漏佳卷。
“是。”
一副考官闻言也是应下,隨后便是抱著那些被打回的荐卷匆匆而去了。
不多时。
其人便是折了回来,手中还抱著数十份各房补荐上来的试卷,这类补荐的试卷数量极少,一般都是诸房官爭议颇大,拿不定主意的那一类,而且这类补荐上来的卷子,一般也很少有能通过主考官审阅,补为举人之列的。
毕竟若真是文风清正,才华横溢的试卷,早就已是被举荐上来,交由主考审阅过了,也不至於到了现在这般时候才会被补荐。
待那副考官將补荐上来的诸试卷轻轻放在案上,郑嘉宇便也是看了起来。
不过比起先前审阅的细致缓慢,其人现在倒是显得颇为粗略,一份试卷简单扫过几眼之后,便是不再多看,只放在一旁等待打回。
很快,数十份补荐的试卷便只是剩下了两三份。
郑嘉宇又粗略扫过一份之后,便是伸手拿了下一份,可不过看了两眼,其人的动作便是微微止住了。
很快,面色也顺著视线的移动而微微变化起来,到了最后,乾脆也就是皱起了眉头。
“这份试卷,是哪房送过来的?!”
此话一出,场中顿时一静。
便是不远处一直在品茶的李铭,此时目光都是不由看了过来。
这是·—怎么了?
听出郑嘉宇语气不对,刚刚抱著补荐试卷回来的那副考官,背上顿时也是忍不住汗如雨下,看了一眼郑嘉宇手中的试卷之后,便是忙拱手应道:“回稟大人,此卷应是“策论”一房补的——”
为了高效改卷,眾考官便是按照题目的不同被分作了许多的“房”,由此也被称为房官。
如改第一场经义考试的试卷,便是由“四书房”,以及“诗,书,礼,易,
春秋”五房分房阅卷,每房专攻不同,如此一来,改卷的速度便是大大加快,並且评阅结果还极为准確。
至於第二,三场考试的试卷,自然也有相应专房来评阅,例如刚刚这副考官所提到的“策论”一房,便是负责第三场考试的试卷评阅。
而能从这般层层筛选的评阅之中脱颖而出的,也才能被称之为“举人”,由此也可见考取举人功名的难度。
也怪不得那范进多年不中,一朝中举之后,竟便是喜得疯了,“举人”这一词背后的艰辛与荣耀,实在也是常人所不能承担住的。
回到现在。
那副考官匆忙应答之后,又是忙补充道:“其房补荐此份试卷的理由乃是巧思颇多,但文风狂放偏激,不合中正平庸之文道———”
自前明阳明心学盛极一时,却又逐渐消弹之后,儒学发展至今,已是渐渐陷入到了固步自封,一潭死水的境地。
开口必言之乎者也,闭口必號修身养德,写文必从八股之式,行事必依三纲五常·-反应到科举一道,自然便是要求士子行文之时,一字一句不但要依从经史典籍之义,更要有所谓的“清正文风”,符合儒家的传统道德观念。
所以科举文章一旦写得过激,或者过於肆意,便是极有可能会被贴上“偏激,狂放”的標籤,从而不受到改卷考官的青睞与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