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恩威並施(1/2)

东殿山城评议间內,落针可闻。

东信义立於主座前,目光如刀,缓缓扫过下方跪伏的十几名家臣。

片刻之前,这些人还在此地喧囂叫嚷,此刻却已尽数俯首。虽然其中还有不少人依旧心怀愤懣,但没有关係——这仅仅是他计划的第一步而已。

“诸位,请归座。”东信义挥手示意,自己也从容在主位落座,將那把寒光凛冽的虎彻啪地放在了案几之上。

依序跪坐的家臣们顿时喉头滚动,瞥向虎彻,再瞥瞥东信义,不由地都暗自咽下了口水。

长瀨內膳尤其狼狈,脖颈上被虎彻压出的血痕犹在,嘴角下意识地微微抽搐。

“城代大人,”长瀨內膳终究按捺不住,率先开口,“即便有道三公的朱印状,您的兄长东常尧仍是东氏家督……”

“我对兄长的家督之位绝无覬覦!”东信义一摆手,斩钉截铁地截断他的话,“待兄长禁足期满,我就会卸下城代之职,奉还权柄。”

这话一说出来,评议间內紧绷的气氛骤然鬆弛,绝大多数家臣都长舒了一口气。

然而,东信义接下来说出的话,瞬间將这份鬆弛击得粉碎:

“现在,下达我身为城代的第一道政令。”他环视眾人,一字一句清晰地宣告:“即日起,东殿山城领內,实行四公六民!”

惊愕的抽气声在寂静中炸响!所有家臣双目圆睁,难以置信地瞪视著东信义。

“荒唐!”长瀨內膳如同被点燃的爆竹,猛地吼道,“应仁之乱以来,诸家都是六公四民,乃至七公三民!大人此举,是要让东家沦为整个美浓的笑柄不成?!”

东信义丝毫不为所动,淡然反问:“哦?我听闻关东霸主、执掌四国之地的北条氏,实行的正是四公六民。但我只闻其赫赫威名,什么时候听过他们沦为了旁人笑柄?”

“这……”长瀨一时语塞。

“城代大人,您这是要將东氏基业毁於一旦啊!”家老远藤胤隆也连忙起身反对,“今年开春本就风寒不利,稻穀歉收,如果再减赋……”

“远藤大人,”东信义直接打断他,嘴角噙著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您的私领不在此列。不仅如此,今年您的军役减免两成,临时米也一併免除。”

“嘶——!”远藤胤隆猛地倒吸一口凉气,仿佛被定住了一样怔怔地看著东信义,“城……城代大人是说,在下知行地的税贡不变,军役与临时米皆……皆免了?”

“正是。”东信义頷首,目光扫过全场,“诸位的知行地,一律照此办理。”

评议间再次陷入死寂,唯有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城代大人的意思是……”片刻沉寂后,年逾五旬的福野正清声音发颤地询问確认,“我等私领,也……也一样?”

“当然。”

“哎呀呀!城代大人英明啊!”福野正清老脸瞬间绽开了一朵,几乎是“噗通”一声扑倒在地,向著东信义行了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其余家臣也无不喜形於色。年贡直降两成,而他们自家知行地的税率却可维持原状,这一进一出,所得增益何其丰厚!连长瀨內膳那阴沉的面孔下,也压抑不住地掠过一丝暗喜。

然而,石彻白兵库面带忧色地提醒道:“城代大人……此事您可曾向道三公与守护殿下稟报?若无请示擅自更改领地税政,恐遭大祸。”

此言一出,眾家臣脸上的喜色淡去,纷纷露出忧虑。

东信义大手一挥,朗声道:“此事我自会亲往稟报!日后若两位殿下有任何责难,一概由我东信义承担!”

这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楔子般牢牢钉入每位家臣的心底。不少人脸上已浮现敬佩与感激之色——如此为家臣著想、勇於担当的当主,何其难得!

就在这时,东信义伸手拿起案几上那叠厚厚的怀纸,霍然起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