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主公!(1/2)
刈谷城下的狂热吼声如潮水般涌向四周原野。
而在不远处的小山坡上,有十余名僧侣如磐石般静立於此。
为首的一位大和尚身披墨染袈裟,一手持锡杖,一手捻动佛珠,目光沉静地凝视著城台上接受万民欢呼的年轻领主。
“师尊,该启程了?”身后一位身材魁梧的年轻僧人捧著行囊轻声请示,眼角余光却瞥见师父的锡杖尖端已深深陷入泥土,仿佛在山坡上扎了根。
大和尚目光未移,缓缓道:“传告僧眾,自今日起,我等於刈谷城驻锡。”
年轻僧人闻言,手中包袱险些跌落,失声道:“师尊?!您莫非以为……这位东信义,便是您苦寻多年能令『眾生安稳』之人?”
大和尚不答,反问道:“宗乙,我等在此旁观数日,你看到了什么?”
恰在此时,刈谷城下又爆发出震天欢呼——原来是东信义宣布免去所有领民一年的栋別钱。
那宗乙目睹此景,才撇嘴答道:“弟子只瞧见一个用钱粮收买人心的暴发户!”
“是吗?”大和尚微微一笑,“寻常大名筑城亦用钱粮征夫,但民夫始终如牛马般受其驱使,备受压榨。可你再看看他们……”
宗乙顺著师父的手指望去,城下那些仰望著城台的领民脸上,竟泛著如同丰收稻穗般的金黄色光彩,更有不少人已向东信义匍匐跪拜。
“你再闻一闻……”
大和尚抬手轻拂山风,风中裹挟著米饭的甘甜与味噌汤的温暖气息。
他的声音如古寺梵钟般沉厚:“《华严经》有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此君並非暴发户,乃画师也——他所勾勒的,是『希望』。”
宗乙若有所悟,可依旧蹙眉道:“可……以財帛诱民,这与商贾何异?终究是落了下乘。”
“痴儿!”
大和尚一声顿喝,“若仅仅是散財,以那些愚夫的性子,城下早已是爭抢斗殴。可你看看眼下——民夫们有序劳作,老弱妇孺熬汤煮饭,孩童分发钱粮;入耳是欢声笑语,入目是人间烟火。其中深意,你还悟不透么?”
宗乙怔住了,良久方才喃喃道:“他……他们竟是將这筑城视为了自家之事?”
(请记住.com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唉。宗乙啊,你莫要將心力尽付军阵,该多参悟一些佛法人心才是啊。”
大和尚轻嘆一声,在宗乙的赧然中缓缓低语:“甲斐武田公最擅以金帛动人心,以『风林火山』慑军威,但终究还是难逃『利诱』与『威逼』。而此东信义……”
他指向城下那些因兴奋而满面红光的农夫,一字一顿:“虽亦用钱帛,却让螻蚁般的草民,尝到了『尊严』的滋味。”
“战国浊世,眾生皆墮无间地狱,”大和尚的声音透著悲悯,“各大名无不竭力盘剥,纵使是一向宗的门徒亦向民眾索取『兵粮券』。但观此新主——”
他又一次地指向刈谷城。
那里,东信义已经走下城头,步入人群,与卑微的农夫们谈笑风生。
大和尚眼中泛光,言语感慨:“他不以刀枪胁迫,不以人质挟制,仅用永乐钱与『尊严』二字,便换得万民心甘情愿筑起护身之城垣。此非贫僧所求之『眾生安稳』,又为何物?”
“可……可他终究是武士,是个领主,”宗乙仍有疑虑,“来日若成大名主,焉知不会沦为盘剥之恶主?”
“你这话说的没错,”大和尚忽將锡杖一抬,“但,你不如亲自去问问他?”
说罢,他隨即转身面向身后僧眾:“为吾披上紫衣。尔等皆把薙刀的战纹布取下,悬上莲幡。隨我入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