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风云起(2/2)
三方若真能联手,最不济也能迫使陈德泰接受更有利的合作条件;更进一步,甚至能联合控股大昌地產,將陈德泰一手打造的地產精英团队纳入囊中。
商场如战场,利益才是永恆的,同乡情谊、过往合作,在足够的利益面前,皆可重新权衡。
正思间,一阵低沉的引擎声由远及近。只见一支由五辆漆黑平治组成的车队,如沉默的箭矢般驶入俱乐部大门,训练有素的安保人员迅速下车警戒,
施约翰忍不住打趣:“陈生这排场,年轻一代里可不多见。五台车,十几个安保,够气派。
他本来想说高调,但话到嘴边说成了气派。
“哈哈哈。”利铭泽也望向窗外,笑道:“气派是气派,不过清一色平治,倒也沉稳。不像那些毛头小子,只爱招摇的跑车。”
“倒也是。”施约翰点头,目光扫过那些身形挺拔、眼神锐利的安保,说道:“瞧这阵势,倒是让人安心。听说都是他自家“雷霆安保”的人?”
“没错,施约翰先生感兴趣的话,稍后不妨和他聊聊。”利铭泽话音刚落,陈耀豪的身影已出现在会所门口。
“利生,施约翰先生,实在抱歉,让二位久等了!”陈耀豪步履生风,面带诚挚歉意。
“陈生客气了,是我们早到了片刻。”利铭泽起身相迎,笑容和煦。
“是我们两个老傢伙藉机敘敘旧,提前来享受这好风光。”施约翰也起身,態度颇为客气。
两人心照不宣:共同的利益纽带已初步形成,此刻姿態放低些,只为待会儿在球场上爭取更主动的议价空间。
寒暄几句,三人便去更衣,步入球场。
陈耀豪球技算不得精湛,练习时日尚短,连球会会员都不是。
但他学习能力惊人,一场比一场有章法,挥桿间已隱隱透出沉稳的力道与准度。
“陈生,利生。”施约翰站在发球檯,兴致勃勃地提议道:“老规矩,添点彩头如何?十万港幣一桿?”
“我没问题。看陈生的意思?”利铭泽看向陈耀豪,带著几分长辈考校晚辈的意味。
香江富豪圈好“带彩”娱乐,从赛马到高尔夫,皆是如此。
陈耀豪自然不会拂了兴致。他心知凭自己目前水准,输个十几杆(或几洞)在所难免。
但转念一想,此时尚无高尔夫球车,一场十八洞打下来需步行近十公里,耗时四五个钟头。
两位前辈年事已高,体力能否支撑到最后犹未可知,自己未尝没有后程发力的机会。
输贏本在其次,关键是要让这场“谈判”在轻鬆愉悦的氛围中推进。
“既然两位前辈有雅兴,晚辈自当奉陪。”陈耀豪微笑应允。
开球后,三人谈笑风生,球桿起落间,话题天南海北,却默契地绕开了大昌地產。
远处树荫下,一支长焦镜头悄然对准了这三位举足轻重的身影。
球局从午后三点鹰战至暮色初临的七点。果然如陈耀豪所料,开局他略显生疏,接连失手。
但隨著时间推移,利铭泽与施约翰的脚步渐显沉重,挥桿的精准度也有所下降。
陈耀豪则凭藉过人体能和快速適应能力,后程发力,竟奇蹟般地追回劣势,最终仅以微弱杆数落败,甚至还贏下了最后两洞。
夕阳熔金,將三人身影拉长在球场的第18洞果岭旁。结束战斗,他们並肩走出会所,脸上掛著心照不宣的愉悦笑容。
临別之际,三双手有力地握在一起,仿佛无声宣告著某种重要的默契已然达成,
“陈生。”利铭泽握著陈耀豪的手,语重心长,说道:“我们与陈德泰,同为华资,更是江门同乡。香江地窄,理应同舟共济。黄埔集团的动作,我个人表示理解与支持。只是”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继续说道:“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不必赶尽杀绝。”
陈耀豪神情坦然却坚定的说道:“利生,今日虽未明言,但走到这一步,实属陈德泰步步紧逼。
我陈耀豪所求,不过是拿回应得之物,守住该守之业。”
“好!”利铭泽重重点头,与施约翰交换了一个眼神,说道:“那我和太古集团,必定鼎力支持!”
“多谢利生,多谢施约翰先生!”陈耀豪的手握得更紧了些。
这时,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了过来。陈耀豪觉得他有些面熟,但一时不敢確定是谁。
“利伯父,施约翰先生,你们好。”
“阿华,你来得正好。”利伯父招呼道:“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维港投资的陈耀豪先生。
陈生,这位是董健樺先生,是这间石澳球场的主人。”
“董生,你好。”陈耀豪瞬间明白了对方的身份。难怪眼熟,原来是船王之子。
“陈生,幸会。”年轻的董健樺客气地回应。
隨后,几人寒暄了几句,算是相识了。
暮色中,三辆豪车相继驶离石澳,一场无声的资本合纵,已然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