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2/2)

他微微一顿,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继续道:“市场瞬息万变,既要顺应大势,也要懂得养地。

快慢之间,端看资金流转与市场承接力了。或许会比预想更长,也未可知。”

他並未虚言搪塞,反而道出了地產开发的核心策略之一:反周期操作与捂盘惜售。

在低潮期耐心持有优质土地,待市道回升时释放,利润往往能翻倍增长。

当然,他心中自有底线:所有单位,必须在1982年那个关键节点之前清盘。

郑裕同听完,心中暗赞。眼前这位年轻人绝非莽撞之辈,其眼光之老辣、策略之清晰,远超同龄人。

他深知香港地少人多、土地稀缺的硬道理,更明白在低谷期储备土地、在上升期精准推售的价值。

捂盘,几乎是所有有实力地產商的默契选择,时间就是金钱,土地只会越捂越值钱。

“陈生深谱地產经营之道,后生可畏!”郑裕同由衷道。

此时,吉时已到。

简单的开工仪式正式开始。

奠基培土,礼炮鸣响,象徵性的挖掘机铲下第一杯土。

镁光灯闪烁中,两位地產大亨面带笑容,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仪式结束,两人简短话別,各自在隨从簇拥下,一前一后离开了这即將沸腾的工地。

陈耀豪坐进轿车,回望那片承载著兆兴置业雄心的土地,眼神锐利而坚定。

赛西湖,只是他地產宏图的第一步。

娱乐行,中华娱乐总部。

宽的办公室內,陈耀豪端坐主位,神情专注地听取著旗下三位得力干將的工作匯报,

分別是负责集团统筹的林立、掌管报业业务的杜辰逸以及执掌院线与电影投资的丁新荣。

如今的中华娱乐,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旗下涵盖《朝阳日报》、《朝阳晚报》为核心的报业集团、覆盖港九的院线网络,以及名噪一时的京华鲍鱼酒楼,儼然是香江娱乐传媒界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林立率先开口,声音沉稳,带著集团总经理的干练匯报导:“陈生,综合各部门数据,集团整体运营態势良好。

酒楼、报业、院线三大核心板块均实现稳健盈利。基於当前业绩增长曲线,我们保守预估,本財年集团净利润有望突破5000万港幣。”

他稍作停顿,递上一份简表,继续匯报导:“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积极。受持续盈利利好驱动,

中华娱乐股价目前稳定在1.2港幣每股,对应总市值约为9600万港幣(总股本8000万股)。”

陈耀豪微微点头,手指在办公桌面上轻轻敲打著。

这个成绩在他意料之中,但也深知其潜力远不止於此。

以中华娱乐目前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若遇上港股牛市,市值翻上几倍也並非痴人说梦。

他目光转向杜辰逸:“报业公司的情况呢?”

杜辰逸精神一振,语调带著几分自豪,匯报导:“陈生,《朝阳日报》发行量已突破15万份大关!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目前遥遥领先竞爭对手,稳居行业首位。”

他特意强调了这个优势,继续匯报导:“《朝阳晚报》发行量也稳定在3.5万份左右,牢牢占据晚报市场重要份额。加上我们自营印刷中心承接的外部业务利润,朝阳报业公司今年整体盈利,

预计可达2500万港幣。”

“行业首位遥遥领先”陈耀豪轻声重复著这两个词,原本平静的眼神骤然掠过一丝不悦。

特別是听到杜辰逸口中下意识带出的“遥遥领先”四个字时,他眉头猛地一皱,一股无形的压力瞬间瀰漫开来。

“成绩是不错。”陈耀豪的声音陡然转冷,打断了杜辰逸的匯报,目光扫过在座三人,说道:“但『遥遥领先”?杜经理,这个词,分量太重了!”

他顿了顿,语气带著不容置疑的严厉,继续说道:“记住,在报业这片红海,一刻的鬆懈就可能被对手反噬。

真正的『遥遥领先』,是当你的销量甩开对手十万份以上,形成难以逾越的鸿沟时,才配得上这个词!现在?还差得远!”

这突如其来的敲打,让办公室气氛瞬间凝固。

林立和丁新荣正襟危坐,杜辰逸更是心头一凛,脸上的兴奋瞬间褪去,额角渗出细汗。

他立刻明白了老板的用意一一这是在给他们发热的头脑浇冷水,警惕他们滋生自满情绪,痛失来之不易的领先优势。

陈耀豪深谱驭下之道,打一棒子,立刻要给颗甜枣。

他神色稍缓,目光在杜辰逸脸上停留片刻,语气转为沉稳的期许:“当然,我相信你们的能力,也相信《朝阳》团队的实力。

只要保持这份警惕和进取心,真正『遥遥领先』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届时,我亲自给你们包最大的红包!”

杜辰逸立刻挺直腰板,眼神恢復坚定应道:“请陈生放心!我们绝不敢有丝毫懈怠,定当居安思危,將领先优势转化为不可撼动的壁垒!”

“嗯。”陈耀豪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丁新荣,“丁经理,院线和电影这块呢?”

丁新荣显然吸取了教训,匯报风格更为务实,数据扎实:“陈生,院线业务今年表现强劲,预计全年盈利將稳超2000万港幣。

重点项目方面:许氏兄弟的年度喜剧大作《天才与白痴》已杀青,后期製作接近尾声,锁定暑期黄金档上映,票房预期乐观,

电影投资方面,今年我们审慎参投了五部製作精良的影片,市场反响均超出预期,初步估算可带来约400万港幣的利润。”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陈耀豪反应,继续匯报导:“得益於我们率先在业內推行清晰透明的票房分成制,以及业內罕见的绝不拖欠製片方款项的信誉,眾多独立製片公司和有实力的电影人都主动寻求与我们合作。

仅这一项代理发行,预计就能为公司贡献超过600万港幣的额外收益。”

没有浮夸的口號,全是实打实的数字和可验证的策略。

陈耀豪听完,脸上露出讚许的笑容:“很好!策略清晰,执行到位。院线是集团的现金流支柱,更是接触大眾的窗口,务必保持增长势头,挖掘更多盈利点。”

得到老板的肯定,丁新荣难掩喜色:“明白,陈生!另外向您报告一个好消息,关氏电影公司那边已经確认,《差佬故事》第二季的剧本和主创团队已敲定,即將开机。这个ip热度很高,续集市场期待值爆棚。”

“《差佬故事》续集?”陈耀豪眼睛一亮,身体向后靠进椅背,手指在扶手上轻敲,显然对这个消息非常满意。

这个成功的系列,意味著稳定的票房和持续的观眾粘性。当然,还有宝岛那位也会归笼。

最后,陈耀豪的目光落在林立身上,问道:“林经理,听下来,报业和院线都是千万级的盈利大户。那我们的京华鲍鱼今年也能贡献个百万盈利?”

他故意拖长了语调,仿佛在求证一个“小目標”。

林立沉稳地点头,脸上带著一丝笑意:“陈生,京华鲍鱼目前日进斗金,盈利破百万毫无悬念。而且,现在它可不仅仅是间酒楼了。”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继续道:“隨著您在商界声望日隆,京华鲍鱼几乎成了您的一个『非官方会客厅』。每日高朋满座,一席难求。

不少客人坦言,就是衝著您常来的名头,想来沾沾您这位『香江新传奇”的財气和锐气。这名人效应带来的客流和品牌溢价,价值难以估量。”

“哈哈哈!”陈耀豪闻言,终於开怀大笑起来。

他確实没料到,自己竟成了酒楼的“活招牌”,自带流量效应,儼然成了香江新一代的“偶像级”商业领袖。

这份意外的“红利”,也为中华娱乐的多元化版图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亮色。

“那到位別忘了给我gg费。”陈耀豪打趣道。

隨后,四人又討论了一些琐事,才结束碰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