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太平绅士(2/2)
“既然达到了上市標准,就按计划推进吧。”陈耀豪点点头,转而问道:“公司现在的现金流情况如何?”
“陈生,我们今年盈利达到了预期目標,但由於投资產业园区和调拨资金支持兄弟公司发展,
目前帐上的现金储备为2100万港幣。”张年华流畅地报出数据。
“很不错。”陈耀豪表示肯定,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张年华翻过一页报告,语气轻快了许多,匯报导:“我们的电器商店已经开出了第二家分店,代理的品牌数量达到了十多个,目前月盈利已经稳定在十万港幣以上。”
“很好。”陈耀豪讚许道:“你们要好好总结经验。在连锁运营方面,可以多向兄弟公司7-11
便利店学习取经,他们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
“明白,我会安排团队去交流学习。”张年华合上文件夹,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陈耀豪望向窗外,目光似乎已经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產业园区管理公司的设立,不仅仅是一个管理架构的调整,更是他构建商业生態的重要一步。
他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按下內部通话键:“廉辉经理,你立马过来一趟。”
不到十分钟,穿著笔挺西装的廉辉就出现在办公室。
“陈生,您找我?”
“坐。”陈耀豪示意对方坐下,说道:“產业园区即將成立专门的管理公司,我要你在一周內做一份详细的规划报告。
不仅要考虑物业管理和配套服务,更要著眼於整个园区的產业协同效应。”
廉辉迅速拿出笔记本记录要点:“明白。我会重点调研园区企业的上下游產业链,爭取引进更多配套企业。”
“不仅如此。”陈耀豪站起身,步到窗前,指示道:“我们要把这个园区打造成一个创新基地。
除了现有的电子製造和饮料生產,还要吸引研发机构、设计公司入驻。你去接触一下香港理工大学的创新中心,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这个思路很好。”廉辉眼前一亮,说道:“我认识创新中心的负责人,明天就去拜访。”
“还有。”陈耀豪转身,目光如炬,指示道:“电器连锁店的发展速度比预期要快,这是个好兆头。
但你们注意到没有,现在香港的家电市场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本土品牌。”
张年华看了一眼廉辉若有所悟,问道:“陈生的意思是..:”
“我们要打造自己的品牌。”陈耀豪斩钉截铁地说道:“目前我们的產品线比较单一,为了丰富產品,我们先从贴牌生產开始,逐步建立研发团队。
三年內,我要看到『荣耀电器”的品牌在香港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廉辉你这边要全力配合张经理。”
“这个计划很有前瞻性,但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廉辉谨慎地提醒。
陈耀豪嘴角微扬,说道:“资金不是问题。街机游戏的盈利能力远超预期,《贪吃蛇》上市后能带来可观的现金流。”
就在这时,桌上的电话响起。陈耀豪接起电话,听了片刻后说道:“请他稍等,我马上过去。”
掛断电话,他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廉辉先把產业园区的事情落实好。张年华这边下去后,
也做一个產品贴牌计划。”
他们离开后,陈耀豪整理了一下西装。
来自滙丰银行的副总裁突然到访,这比他预计的要早。
看来,荣耀科技的发展已经引起了银行业的注意。
维港中心的会客室內,落地窗外是波澜壮阔的维多利亚港。
陈耀豪推开会客室大门时,恒生银行总经理何添立即起身,他身旁那位金髮碧眼的洋人却仍端坐著,带著几分矜持打量著来人。
“何生,你好。”陈耀豪率先与何添握手,目光却已转向那位陌生的西洋面孔。
何添笑著打圆场介绍道:“陈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滙丰银行的副总经理霍尔登先生。
霍尔登先生,这位就是陈耀豪先生。”
陈耀豪心中微动。滙丰银行这个时候找上门来,还派出一位副总经理,其中意味值得深思。
儘管他对这家英资银行並无太多好感,但在香港这片土地上,滙丰的影响力无人能及。
更何况,何添亲自作陪,这个面子必须给。
“欢迎霍尔登先生光临维港中心,让我感到十分荣幸!”陈耀豪伸出手,用流利的英语说道。
霍尔登这才起身,握手有力而短暂说道:“陈先生客气了。我今天是受沈弼先生委託前来拜访他直入主题,继续说道:“沈弼先生认为,以您如今在香港商界的崛起速度,滙丰与您之间还没有建立合作,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陈耀豪暗自挑眉。西方人的直接了当他在生意场上早已领教过,但滙丰这样的巨头如此放低姿態,还是出乎他的意料。
“我与何生合作一直很愉快。”陈耀豪从容不迫地回应道:“而恒生银行与滙丰银行的关係眾所周知。所以,某种意义上,我已经是在与滙丰合作了。”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当然,我从不拒绝直接与滙丰银行探討合作的可能。”
何添在一旁微笑不语,眼中却闪过一丝讚许。
陈耀豪这番应对既给了恒生面子,又没有拒绝滙丰的橄欖枝,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霍尔登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说道:“沈弼先生特別注意到,您的產业布局十分精准。
从街机游戏到饮料生產,从电器连锁到產业园区,每一步都踩在了香港经济发展的节奏上。”
陈耀豪心中凛然。滙丰显然已经对他的商业版图做了详尽调查,这份认知程度远超预期。
“滙丰银行愿意为您接下来的扩张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支持,”霍尔登將文件推到陈耀豪面前,说道:“包括但不限於信贷融资、跨境结算和上市辅导。”
陈耀豪没有立即翻阅文件,而是直视霍尔登的眼睛:“滙丰的条件是?”
霍尔登微微一笑:“沈弼先生只有一个要求一一在您下一步的重大决策中,滙丰希望成为首选的金融合作伙伴。”
窗外,一艘渡轮驶过维多利亚港,鸣笛声悠长。
陈耀豪端起茶几上的茶杯,氮盒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表情。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滙丰的橄欖枝背后,是英资对华商崛起的態度转变,更是香港经济格局正在重塑的信號。
当然,同时小心滙丰银行已经开始寻找和培养利益代理人。
“请转告沈弼先生。”陈耀豪终於开口,说道:“我很乐意与滙丰探討合作的可能。但具体的合作方式,还需要详细商议。”
霍尔登眼中闪过一丝讚赏:“沈弼先生期待与您的会面。”
送走客人后,陈耀豪独自站在落地窗前。香港的天际线在夕阳下格外壮观,
而他深知,在这繁华景象背后,是一场关乎香港未来经济主导权的暗流正在涌动。
华资与英资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他,已经站在了这场博弈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