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威水香江(求月票)(2/2)
他著重强调了华闰与和记黄埔携手,对於稳定市场信心、推动香港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
隨后,话筒交给了陈耀豪。他並未急於阐述项目的商业前景,而是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沉稳而富有感染力: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来宾,今天,我们成立魏成公司,启动“北海新城”计划,绝不仅仅是一桩商业投资。”
他略微停顿,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
“大家都很清楚,香港地狭人稠,无数市民,特別是年轻一代,正为了一个安身之所而苦苦挣扎。
高楼价,窄蜗居,已成为困扰这座东方之珠的沉重伽锁。”
他的话语立刻引发了台下眾人的共鸣,现场变得异常安静。
“而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天水围,它不应是荒芜与不便的代名词。
在魏成公司的蓝图里,它將是未来容纳数十方市民安居乐业的“北海新城』!
我们將在这里,建造起的不仅是高质量的住宅、完善的商业配套、超前的交通网络,更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未来社区。”
“这是我们响应港府新市镇发展策略的实质性举措,更是我们身为香港企业,为解决市民住房难题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魏成公司的使命,就是为香江的未来拓土开疆,让更多家庭能看到希望的光。”
陈耀豪的发言,巧妙地將一个商业地產项目提升到了“解决社会痛点”、“配合政府规划”、“承担企业责任”的道德与战略高度,瞬间抢占了舆论的制高点。
话音刚落,台下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隨后,新闻发布会进入记者提问环节,现场气氛依旧热烈,但问题开始触及更现实的层面。
一位戴著金丝眼镜的《经济日报》记者率先获得提问机会,他的问题直接而尖锐:
“陈生,非常感谢你们描绘的“北海新城”宏伟蓝图,令人振奋。
但眾所周知,天水围目前的位置可谓『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交通极为不便,几乎是一座孤岛。
请问魏成公司有何具体计划,解决未来数万甚至数十万居民“出行难”的核心问题?
是否会先行投入巨资修建连接市区的核心交通干线?”
陈耀豪与张光东对视一眼,並未迴避。陈耀豪从容接过话筒:
“这位记者问到了关键。交通,无疑是新市镇发展的生命线。魏成公司的规划中,交通基建是优先级最高、投入最大的部分。”
他稍作停顿,喝了一水,继续说道:“首先,我们將立即启动与港铁公司的深入磋商,全力推动西铁线北延段规划落地,並確保在天水围核心区域设立大型换乘站。
其次,在铁路建成前,我们会联合各大巴士公司,开闢多条直达港岛、九龙核心商业区的特快巴士专线,確保居民在起步阶段就有可靠的公共运输工具选择。
此外,区內將规划建设完善的道路网络和大型停车场。请相信,我们绝不会让『北海新城”的居民成为孤岛居民。”
话音刚落,《明报》的一位女记者紧接看举手提问,问题同样犀利:
“陈生,除了交通,市政配套设施同样至关重要。在一个从零开始的新区,如何解决水、电、燃气、排污这些基础问题?
更重要的是,学校、医院、警局、街市(菜市场)这些关乎每日生活的设施,计划如何落实?
如果这些配套迟迟跟不上,即使楼盖好了,恐怕也会沦为『睡城』,甚至『鬼城”。
魏成公司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感谢你的提问。这正是华闰公司参与其中的重要意义。基础设施建设固然投资巨大、周期漫长,但绝非无解。
我们已初步与相关的市政公用事业机构进行了接触,就供水、供电、供气及污水处理等达成了合作意向,將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至於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我们一方面会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爭取將“北海新城』”的配套纳入政府的整体规划。
另一方面,魏成公司也会主动承担部分社会责任,例如无偿提供土地用於建设公立学校、社区健康中心等,並邀请知名的办学机构、医疗集团入驻。
我们的目標,是打造一个功能齐全、自给自足、充满活力的完整社区,而不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
“同时,请各位媒体和市民监督,魏成公司的承诺,绝不是空头支票。我们会定期向社会公布各项配套工程的进度。
北海新城』的成功,依赖於住宅本身,更依赖於其背后强大的生命支持系统。我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也有充分的准备和决心。”
儘管记者们的问题尖锐且现实,但陈耀豪与张光东准备充分、逻辑清晰的回应,有效化解了现场的质疑气氛,反而进一步向市场传递了魏成公司並非纸上谈兵,而是有著详实规划和执行力的强大信號。
发布会尚未结束,场外金融市场的反应已然迅速且热烈。
和记黄埔的股价应声强势上涨,成交量急剧放大,充分显示了市场对这强强联合的“北海新城”计划投下的巨大信任票。
魏成公司的新闻发布会大获成功,在香江各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贏得了满堂彩。
然而,陈耀豪深知,媒体的镁光灯与蓝图上的宏伟构想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於將纸上的一切变为现实。
发布会一结束,他片刻未停,立刻在维港中心召集了魏成公司的首次核心班子办公会议。
会议室里,气氛与方才的喧闹截然不同,变得务实而紧凑。
梁宏、祝文宇、吹水强,以及新近任命、具有大型工程管理经验的魏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志强,悉数在座。
陈耀豪没有一句废话,直接下达了清晰得近乎苛刻的指令:
“张志强经理,魏成公司的头炮必须打响。我给你一个硬指標:今年之內,『北海新城”的总体详细规划必须全部出炉,並获得港府批准。
我们的目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打造一个未来可容纳五十万人口的世界级新市镇社区。
规划设计要有二十年的前瞻性,交通、绿化、公共空间、商业布局,每一项都必须做到极致。”
张志强感到肩头一沉,但眼中更多是迎接挑战的兴奋,他重重点头:“明白,陈生。
我会立刻组建最强的规划团队,確保按时完成任务。”
“光有规划远远不够。”陈耀豪目光扫向眾人,说道:“我们必须同步行动,多条腿走路。现在我要求立刻成立多个专项工作小组,同步推进。
首先要电力小组,去找中电洽谈,必须拿下最优先的供电协议,確保整个新区的电力网络设计与建设与我们同步,甚至超前!
第二个就是交通小组,立刻接触九龙巴士和其他主要巴士公司,谈判开设直达专线的事宜。
在我们的铁路建成之前,巴士就是生命线,线路和班次必须谈妥。
第三个就是市政配套小组,去与港府规划署、地政署、教育局、卫生署、消防处等所有相关部门接洽。
学校、医院、诊所、消防局、图书馆这些公共服务设施,我们不能等,要主动去催、去配合、去推动,爭取让政府的配套规划儘快落地,与我们的开发节奏匹配。”
陈耀豪的手指敲了敲桌面,总结道:“我要的不是『儘量』,是『必须”。我们要让外界看到,魏成公司不仅会说,更会做,而且能做成!散会,立刻行动!”
没有拖泥带水的討论,只有命令和领命。
会议在十分钟內结束,各位负责人面色凝重却目標明確,迅速离去,投入到千头万绪却又激动人心的开拓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