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假途伐虢(2/2)

“今年省港杯就要在羊城举办了。”陈耀豪认真地说道,“我已经在安排,届时会以文化交流的名义邀请內地教育界人士参加。

我会想办法把姐姐请到羊城,让你们在官方场合光明正大地相见。”

见林清霞仍然闷闷不乐,陈耀豪继续解释道:“这不仅是为了安全,更是为了姐姐著想。

在正式场合相见,对她来说是最稳妥的方式。你要相信我,我一定会让你们姐妹团聚“我向你保证。”陈耀豪郑重地说,“而且我打算以你的名义,向郑州的学校捐赠一批音乐器材。

这样既能改善姐姐的工作环境,也能为將来的相见铺路。”

夜幕降临,园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林清霞终於点了点头:“好,我相信你。但是豪哥,不要再让我等太久了。“

“不会太久的。“陈耀遥望著北方,“我向你保证,在省港杯的赛场上,一定会让你们姐妹重逢。“

这个夜晚,深水湾大宅的灯光一直亮到很晚。

陈耀豪在书房里仔细规划著名省港杯的每一个细节,而林清霞则对著姐姐的照片出神。

相隔千里的姐妹,即將在时代的浪潮中,迎来重逢的曙光。

维港中心顶层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陈耀豪站在落地窗前,俯瞰著维多利亚港的璀璨夜景,手中的威士忌在灯光下泛著琥珀色的光泽。

“陈生,怡和方面的正式协议已经送到了。”廉辉將一份文件轻轻放在办公桌上。

“条款比我们预期的还要优厚。凯瑟克承诺,只要我们能帮助怡和稳住控股权,將来九龙仓的物业开发项目会优先考虑与我们合作。”

陈耀豪转过身,嘴角带著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优厚的条件背后,往往是更大的陷阱。

凯瑟克这只老狐狸,不过是想让我们去和李家成、包船王正面衝突,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钢笔在协议上籤下名字,动作流畅而果断:“不过,这场戏总要有人陪他演下去。”

廉辉略显担忧说道:“可是老板,我们真要和李包联盟正面交锋吗?他们的资金实力..”

“谁说要正面交锋了?”陈耀豪放下钢笔,眼神深邃,“你立即去办三件事:第一,通过决胜公司,继续吸纳九龙仓股票;

第二,联繫瑞士信贷,以併购基金的名义再开一个通道;第三,让我们在伦敦的代理人也动起来。”

他步到墙上的香港地图前,手指轻轻点在九龙仓的位置上:“记住,资金流向要分散,单笔交易要控制在百万级別以下。

我们要像春雨一样,悄无声息地渗透。”

“明白。”廉辉快速记录著,“那怡和这边..:”

“明天我会亲自去见凯瑟克,给他吃一颗定心丸。”

陈耀豪的眼中闪过睿智的眼神。

“告诉他,我们已经在市场上展开行动,正在全力托市。顺便...打听一下怡和接下来的具体计划。”

三天后,在怡和大厦的会议室里,陈耀豪与凯瑟克相谈甚欢。

“陈生果然守信。”凯瑟克看著这几日九龙仓企稳回升的股价,满意地点点头,“有和记黄埔的加入,我相信李包联盟很快就会知难而退。”

陈耀豪谦逊地微笑:“怡和是香港商界的翘楚,我们自然要鼎力相助。不过..:”

他话锋一转,“我听说包玉刚最近又在调集资金,恐怕不会轻易罢休。”

凯瑟克冷哼一声:“包船王虽然財力雄厚,但航运业现在正值低谷,他能动用的资金也有限。至於李家成..:”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陈耀豪一眼,“滙丰那边,想必陈生已经打点好了?”

“沈弼大班的態度很明確,滙丰支持的是香港经济的稳定。”陈耀豪的回答滴水不漏,“无论是谁入主九龙仓,都要符合这个大局。”

会谈结束后,在返回的车上,廉辉忍不住问:“老板,我们真的要帮怡和稳住股价吗?”

“稳住?”陈耀豪轻笑一声,“我们只是在积蓄力量。记住,当我们的持股比例达到某个临界点时,这场游戏的规则就要由我们来制定了。”

他望向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语气变得深沉:“现在怡和需要我们制衡李包联盟,李包联盟又希望我们保持中立。这就是我们最大的筹码。”

当晚,决胜资本的秘密帐户上又增加了五十万股九龙仓股票。

这些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名义购入的股份,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著这场收购战的格局而在维港中心的顶层,陈耀豪正在研究一份刚刚收到的机密文件一一这是他从凯瑟克那里获得的怡和下一步行动计划。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轻轻合上文件,脸上露出了胜券在握的微笑。

这场收购战,正在按照他预设的剧本悄然推进,而他,正在成为那个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先生九月初的香港,空气中瀰漫著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

在环球航运的会议室里,包船王与李家成的会面气氛首次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李生,怡和引入陈耀豪这个变数后,我们的收购计划必须调整。”包船王指著桌上的股权结构图。

“根据最新消息,陈耀豪通过多个渠道已经持股接近8%,加上怡和原有的12%,我们的优势正在缩小。”

李家成冷静地分析著数据:“包生,现在九龙仓的股价已经比我们开始收购时上涨了35%

继续大规模收购,成本压力很大。我认为可以考虑暂缓脚步,观察一下市场的反应。

1

“暂缓?“包玉刚眉头微皱,“现在正是关键时刻,一旦放缓,之前投入的资金就可能前功尽弃。

我已经让財务总监准备了另外两亿资金,务必一举拿下控股权。”

这时,周千和匆匆走进会议室,在李嘉诚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家成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包生,刚收到消息,陈耀豪今早与滙丰的沈弼共进早餐。看来他正在爭取滙丰的支持。”

包船王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维多利亚港:“李生,你应该明白,我投资九龙仓不只是为了財务回报。

环球航运需要转型,九龙仓的土地储备是我们登陆的关键。这笔投资,我志在必得。”

李家成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我理解包生的决心。但是经商之道,贵在权衡利弊。

现在收购成本已经超出预期,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评估这笔交易的价值?”

两人的对话虽然客气,但已经能感受到理念的差异。

包船王作为传统实业家,更看重战略布局和长期持有;而李家成作为新兴地產商,则更注重资本效率和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