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混战开始(1/2)
通州,大运河畔。
夜已深沉,浓墨般的黑暗吞噬著一切。
此处的寒风比京城更烈,如同鞭子般抽打著河面,捲起浑浊的浪,拍打著停泊在码头的漕船。
空气中瀰漫著河水特有的腥气、货物腐烂的霉味,以及……无数饥民聚集散发出的绝望气息。
码头外围,靠近官仓区域的一片荒废窝棚区,更是死寂得如同坟场。
破败的苇席、烂木板搭成的窝棚在寒风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这里本是縴夫苦力聚集之地,如今更是成了流民乞丐的棲身之所。
平日即便是深夜,这里依旧嘈杂无比,可今夜却安静的有些异常。
黑暗中,隱约可见一些人影在窝棚间无声地移动,动作迅捷,透著训练有素的诡异。
距离这片死寂窝棚区数百步外,一处地势略高的土坡后。
李若璉如同一尊融入夜色的石雕,半跪在冻土上。
他一身玄色劲装,外罩黑色甲,脸上蒙著黑巾,只露出一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著寒光。
他身后,一百二十八名净军精锐如同蛰伏的群狼,同样玄衣黑甲,无声无息地伏在坡后。
石大柱的身影赫然在列。
此时他的身上已经套上了一层黑甲,手中则握著朱明亲赐的那柄精铁陌刀。
所有人的呼吸都压得极低,只有战马偶尔不安地刨动蹄子,发出轻微的声响,也立刻被呼啸的寒风吞没。
李若璉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尺子,扫过那片死寂的窝棚区,接著又投向远处在黑暗中如同巨兽匍匐的官仓轮廓。
他手中紧握著一支包裹著黑色鯊鱼皮的单筒千里镜。
这是內库的珍藏,据说是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时带回的稀罕物。
镜筒冰冷的触感传来,他缓缓举起凑到眼前。
视野瞬间拉近。
窝棚区深处,几个本不该出现的细节在镜片中清晰呈现:几个“流民”虽然衣衫破烂,但脚下穿得却是厚实的牛皮快靴。
有人腰间鼓鼓囊囊,这绝非饥民该有的乾粮袋形状。
更关键的是,在一处看似堆满杂物的破棚子后面,李若璉敏锐地捕捉到了几根粗长的竹筒状物体,以及几个沉重的陶罐。
“果然……”李若璉放下望远镜,眼中寒芒大盛。
他身后的石大柱立刻感受到一股冰冷的杀气瀰漫开来。
“头儿,我们还在等什么?”此时石大柱身旁一人低声询问。
李若璉压低的声音道:“在等一个时机。”
净军和锦衣卫在一个多时辰前便已陆续到达通州。
只是李若璉让锦衣卫乔装打扮,分散到漕粮仓库的附近,等待行动命令。
至於他则亲率净军潜伏在这里。
其实朱富等人的行踪一直被李若璉的密探死死盯著。
若是想抓,早就可以动手了。
只是李若璉想要的並不仅是这些,他要的是人赃俱获,一个足以毁灭成国公的罪证。
唯有这群人动手了,危及到了漕运粮仓,这才是陛下最想要的结果。
不觉中又过了盏茶的功夫,此时李若璉低沉著嗓子。
“准备行动,那群人要放火了。”
李若璉从千里镜里发现漕粮仓库旁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他迅速下达指令,声音低沉而清晰:“王行,带你的人绕到窝棚区东侧,截断他们退路。”
“赵原带弩手占据西侧高地,听我號令,其余人隨我潜行过去,待机而动。”
话音刚落,李若璉的目光转向右侧,看到眼石大柱。
原本瘦弱的身躯,在身上黑甲的加持下,显得魁梧了不少。
在两个多时辰前,这小子连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一路骑马疾到了通州,按理来说大部分人都会感到疲惫。
可这小子不仅走路不瘸,就连精神状態都好了很多。
要不是他脸上还带著不少淤青和伤口,李若璉都不信有人能恢復的如此之快。
可事实摆在眼前,足以让普通人在床上躺上十天半月的伤势,这时大柱才恢復了两三个时辰,便已行动自如。
“此人倒真有些神异!”李若璉心中暗道。
身体瘦弱,却能轻而易举扛起数百斤的石锁。
身上的伤势和体力恢復的速度远超常人。
原本李若璉对已重伤的石大柱並不抱有什么希望。
他之所以把石大柱带来,一是因为陛下的命令,二是想看看此人的意志力如何。
可没想到,此人竟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石大柱。”
“在!”石大柱瓮声应道,握紧了陌刀。
“看到那个窝棚了吗?”李若璉指向目標。
“里面堆满了猛火油,你要做的事就是用手里的刀,给我劈开它。”
“记住要快,要狠,若是你能拿下那里,自会记你一功。”
“明白。”听到拿下那里能有功劳,石大柱眼中闪过一丝野兽般的凶光。
命令无声传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