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章 攻克两大难题(1/2)

这一次的任务比较大,好在大部分都和钢铁有关。

要造坦克炮特种钢,必须要造电渣重熔炉!

这玩意又是个新项目,陆安只能打报告申请建三十吨的电渣重熔炉。

最终上面批覆下来,建设地点不是第三轧钢厂,而是在某个保密军工厂。

陆安对此不以为意,只要能炼出合格炮钢就行。

还有氧化铝陶瓷复合装甲资料也被交了上去,由上面安排生產。

陆安现在要搞的是发动机,还有装甲钢材。

这些第三轧钢厂就具备条件!

v12涡轮增压水冷柴油机在陆安的设计下问世,达到了惊人的1500马力。

陆安亲自动手打造了三台样机,两台拉去做试验,一台留著造样车。

六对轮坦克体生產由201所配合製造,这也是他们的强项,同时可以保密。

陆安又开炉炼製了高强度坦克钢,交给201所按照自己的图纸打造外壳。

短短两个月陆安就搞定了发动机,201所人都傻了。

这尼玛是造坦克,不是造拖拉机啊?

1500马力发动机说有就有了?

这不科学啊!

上了试验台一番测试下来,201所陷入了狂欢的海洋。

从今天开始,龙国坦克再也不缺大马力发动机了。

这款发动机足够用上三十年!

不管陆安能不能搞出坦克来,单单这款发动机就值了!

之前还是应付差事的201所,此刻打起所有精神全力配合陆安造坦克。

隨著氧化铝复合装甲製造出来,掛在钢板上实弹射击试验,再一次轰动了201所。

叠加防护效果超过了700毫米厚度正面装甲!

这要是装到59式坦克上,起码能扛住大部分坦克炮的远距离射击。

本书首发 读好书上 101 看书网,?????????s??.???超省心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201所再次狂欢,庆祝第二个难题解决了。

坦克设计三大难题,火力、防护和机动,现在一下子解决了两个。

剩下火力就算陆安搞不定,也没人会怪到陆安头上。

大不了59式不装主炮装飞弹,一样能和t62远程打对抗!

坦克炮的难题有点大,起码要拖上大半年时间。

陆安继续研究坦克其他技术,自动装填机、火控系统、信息化系统……

系统提供的技术並不先进,也就是上一世三代坦克初期技术。

但是放在六十年代,那就是老爸打儿子,一打一个不吱声!

这些系统装备上坦克后,两公里外射击命中率高达90%,这让其他国家坦克怎么玩?

他们就没有这个指標,最多放到一千公里內命中率!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已经不是陆安一个人能够完成。

各项產品都需要专业部门来配合,按照陆安的思路和关键技术转化成產品。

很多工艺达不到的地方,还要陆安亲自动手改进工艺,先製造出设备来。

特別是涉及程序这块,相关部门更是两眼一抹黑,只能陆安自己编出程序给他们装机试验。

每一个设备造出来,先拉到试验场进行匹配试验,才能確保適合坦克需要。

这个流程非常长,甚至达到了半年之久。

陆安自然乐的休息,等他们试验完毕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