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迴响(1/2)
《周刊文春》的预告像一束烟,打破了东京舆论场死水一般的沉寂。
便利店的报刊架前,最新一期的杂誌被迅速买空。
深夜的电车里,上班族们凑在一起,指著一本杂誌低声议论。
一周的时间里人们都在猜测,到底是怎样一首歌,能让那个高桥健用上如此沉重的字眼。
终於,在无数人的期待中,新一期的《周刊文春》上市了。
高桥健没有食言。
周刊文春素来以明星八卦或政坛秘闻为主,往往排版紧凑,文字密密麻麻。
而这次,足足有一整个版面留了许多空白。
纯白的纸上,只有一行行黑色的歌词,標题是《曾经我也想一了百了》。
歌词旁边,没有任何唱片公司的信息,也没有购买渠道。
只有一个看来极其神秘的东西——一个网络论坛的登录地址,以及一行小字提示:
“输入代码echoes,聆听迴响。”
文章的结尾,高桥健写了这么一段话:
编辑部收到了一份匿名的投稿。
我们无从知晓创作者是谁,只知道这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痛苦与力量,属於我们这个时代。
我们决定原文刊登,是非对错,交由每一位读者自行评判。
他將自己定义为一个转述者,规避了大部分压力。
却又成功地將这枚闪光弹投向了黑暗之中。
……
当天晚上,出现了无数个在大学机房、公司电脑前、或自己家中拨號上网的人。
他们揣著好奇,按照杂誌上的地址登录了那个名为“echoes”的论坛。
论坛的界面极其简洁,只有一个置顶帖,標题就是歌曲的名字。
点开帖子,没有文字,只有一个可以下载的音频文件。
电话线网络下的下载进度条爬得极慢,但没有人中途关掉。
当那段破碎而沙哑的歌声,第一次通过电脑扬声器或耳机响起时。
无数个屏幕前的孤独个体,被同一个声音连接了起来。
最初,只是低语。
在那个帖子的下方,开始出现回復。
2l:我也想过一了百了,上个月公司裁员,名单里有我。房贷还有二十年,孩子明年要上小学。我昨晚站在天台上,想了很久。
3l:我也是。因为长相,在学校里一直被欺负。我以为考上大学就会好起来,结果还是一样。我不知道我活著的意义。
但是,谢谢你。听了这首歌,我决定再撑一天看看。
4l:+1。失恋了。感觉整个世界都塌了。
歌词里说『因为有像你一样的人存在,我稍稍喜欢上这个世界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没那么难过了。
5l:明天是模擬考。偏差值又掉了5点。父母已经一个月没和我说过话了,除了问我『复习了吗』。
明明平时从未关心过,却总在考试时显得自己特別重视。
刚刚听歌的时候,听到了那句『今日和昨日相同』。真的,一模一样。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
8l:我在丸之內上班。每天挤在满员的电车里,身边都是人,但感觉全世界只有我一个。
下班回到只有一个小窗户的出租屋,对著便利店的便当。刚刚听到歌词里『与无形的敌人战斗著』,哭了。
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战斗。
11l:妈妈已经臥床三年了。我辞了工作全天照顾她。有时候看著她,真的会想,不如一起……
我不敢把这种话说出来,我是个不孝子。谢谢楼主。让我知道,有这种想法,不代表我就是坏人。
13l:我是一家小工厂的老板。上周,我亲手解僱了跟我干了十几年的老师傅。
我没告诉他,下个月,这家工厂也要倒闭了。我把所有的钱都拿去给他做了遣散费。
……
一个个匿名的id背后是一颗颗破碎的心。
他们在这里,摘下了所有的面具,向陌生的同类袒露自己最深的伤口。
这个帖子,成了一个无声的树洞,承接著这个时代所有的眼泪与无助。
低语,渐渐匯成了风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