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中途岛之战(六)(1/2)
约克城號放飞的舰载机飞行的方向是“苍龙”號,许三再次驾驶轰炸机来执行任务。
在约克城號抵达预设战场的前三天,当许三主动提出要去轰炸的时候,舰上的第3舰载机大队队长彼得森还是有些诧异,虽然他听说过许三驾驶sbd无畏式俯衝轰炸机丰功伟绩,但那时候不是没有飞机应急,临时使用的吗?
你好好的一个优秀战斗机飞行员,跑去轰炸,这不是窜岗了?
许三当然知道,但他有私心啊,战斗机是好玩,但能打几个积分?
上次的战斗,轰炸一次就让就他尝足了甜头。这次,他空间里躺著那么多已经被他安装好了的航弹,不给鬼子喝一壶,留著发霉吗?
“彼得,我想执行第一轮的轰炸,等回来后,再换回战斗机护航。”许三是这么说的。
他的自信还是感染了大队长,没办法,人家一场战斗,击落敌机十几架,其中过半还是让他们头疼不已的零式战机。
自己有什么理由怀疑他还能活著回来呢?
“我需要改装一下我的战机,我不用副手,把对后机枪拆除,把机枪手的后座也拆除,这样一来至少能减重150公斤,节省下来的载重,我在掛载一颗450公斤的情况下,还能增加两个小的副油箱,和两个45公斤的炸弹,然后给我的机枪增加一倍的子弹量。”
许三提出的要求,把彼得给惊呆了。
这是俯衝轰炸机啊!你要干嘛?这些要求,那完全是改变了它原有的用途啊,兼顾了对舰和对空的双重用途。
“为什么?难道你投完炸弹还不想回来?”彼得费解。
“你知道,我们飞出去一趟多么不容易?当你进行第二波攻击的时候,所浪费的时间足够让敌人好了全部准备。就算他们打不贏,也会趁机逃跑了。甚至最坏的情况,我们无法起飞第二轮。这极大的降低了舰载机的攻击效率。所以这段时间一直在想,就算我投完了炸弹,但我有足够的子弹,可以掠过船舷,將他们的炮塔清空,为鱼雷机做贡献。而这个过程也就是十几分钟,半小时不到。但这短短的一段时间,却能有可能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势。”
“卖噶的!许,你应该去当將军的,我想我有义务和动力来为你完成这个设想,你等著。”彼得兴冲冲的走了。
许三苦笑,我他娘的就是將军呀,只是你们这些洋鬼子不认。他改动的最大目的其实掩盖自己要用空间里的炸弹去炸鬼子的真相。那一百五十几颗大小不一的炸弹,他可是都偷偷的安装好了引信,不丟出去炸鬼子,难道留著发霉吗?
实际上,许三的想法,也是困扰他们的。
他这是把后世的多用途飞机提前给放出来了,航母上的工程师对许三的要求,表现出了极大的乐趣和热情。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他们也想增加飞机的综合用途,毕竟每种飞机只能单一使用,让舰载机的作用降低了,如果能实现许三的这个设想。那这,可能是未来舰载机,甚至所有战斗力发展的一个方向。
他们经过紧张的施工,两天时间他们就改装好了,將原来中心线的油路移动到机翼两边,將原来机翼掛在小炸弹的地方向外移动一些。子弹每挺机枪增加到800颗。
最后一天,许三做了副油箱的脱离测试,发现很完美。
他觉得好,但舰载机大队评测后,还是打消了大规模推广的念头。
有几个原因,首先是他的速度,比野猫要慢,对敌机没有优势。其次,两挺机枪,火力网实在太弱了。在没有飞弹,只靠狗斗取胜的时代,四挺他们都嫌少,很多飞机都设计了六挺机枪。通过密集的火力网击败对方。
这样的配置在天空的生存能力实在不高,毕竟只有两挺机枪,靠精密射击的,也只有许三这个变態玩得起,其他人可没这个综合能力。
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所以他的动向需要特殊关注,只有战场才能真正的检验出这些改变到底有没有作用。
和別人有说有笑不同,许三独自坐在sbd无畏式俯衝轰炸机的座舱里。
“全体注意,解除无线电静默,前方60海里,就是敌人舰队。全体做好接战准备!”耳机里传来了轰炸机队长的提示声音。
十时二十五分。
许三的轰炸机丟弃了副油箱,跟隨攻击编队到达七千米高空。
下方,日军航母“苍龙”號像一片灰色的树叶,在深蓝色的海面上缓缓移动。
“开始俯衝。”耳机里传来长机的声音。
许三推动操纵杆,飞机猛地向下扎去。他没有像其他飞行员那样带了点俯衝角度,而是近乎垂直地向下衝刺。风速在座舱外呼啸,高度表疯狂旋转。
七千米、六千米、五千米……
“许,角度太陡了!非常危险!”长机在无线电里警告。
许三没有回应,別人危险,不代表他危险,只要飞机能承受,他就能承受。
他的眼睛紧盯著瞄准镜里的“苍龙”號。
航母的飞行甲板越来越清晰,他能看见甲板上密集排列的飞机,像等待宰杀的猎物。
四千米、三千米……
防空炮火在四周炸开,黑色的烟云包围著他的飞机。
许三稳稳握住操纵杆,轻微调整著俯衝路线。
一千五百米。
他按下投弹按钮。机腹下的450公斤炸弹脱离掛架,带著积蓄的动能笔直下坠。
许三立即拉起重杆,飞机艰难地从俯衝中改出。
炸弹精准地穿透了“苍龙”號的飞行甲板,重重的砸进下方的机库。
一秒、两秒……
巨大的爆炸声即使在高空也清晰可闻。先是沉闷的撞击声,接著是震耳欲聋的爆炸。橙红色的火球从机库中喷涌而出,瞬间吞没了半个飞行甲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