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破!徐州困局(1/2)
思绪至此,诸葛亮紧攥双拳。
他深吸一口气,之后毅然决然的迈步走进厅堂。
听到稳健的脚步声,叔父诸葛玄与兄长诸葛瑾全都下意识的將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反观此时的诸葛亮,稚嫩的明眸却透出犹如百炼铁石般的坚毅与肃然。
他於厅堂中央站定止步,隨即也对兄长与叔父恭敬的拱手作揖。
“叔父,请恕小侄狂妄直言。南迁之举,实乃迂腐之论,断不可行。倘若叔父执意如此,小侄甘愿只身留在琅琊。哪怕粉身碎骨,亦当舍此身躯拼死与曹贼一战,以负我徐州百万生灵之望。”
“你说什么?”
听到诸葛亮突如其来的这一席话,身居主位的诸葛玄有些震惊。
此时的他,忍不住瞪大眼睛,有些神色错愕的看向诸葛亮。
虽然他也知道,自己这个侄子素来聪慧且胸怀大志。可不知是为何,诸葛玄总觉得今天的诸葛亮和以往有些不太一样。反观坐在一旁的诸葛瑾,还並没有察觉到弟弟的异样。
“孔明,岂可对叔父如此无礼。”
“哎,无妨。”
老迈的诸葛玄一抬手,立即拦住了诸葛瑾。
此时的他,目光凝视著站在厅堂中央站定的诸葛亮。非但没有感到生气,反而微眯的眼眸中透出了些许的饶有兴致与欢喜。
“说南迁是迂腐之论,好像还真的像是那么回事儿一样。只是孔明啊,纵然你决议抗曹的心情和气节,叔父能够理解。然而面对我徐州当下的困局,你难道仅要凭藉自己的血气之勇空谈退敌么?”
“不,叔父,小侄没有这么说。”
“那我倒是想听听,此事你到底怎么看。”
诸葛玄面带笑容,下意识坐直了老迈佝僂的身躯。隨即信手一指距离诸葛瑾最近处的位置,示意诸葛亮坐下说话。
见此,诸葛亮也没有过多客套。
他对叔父再度恭敬稽首,隨即也在诸葛玄指定的位置坐下。倒是诸葛瑾,有些狐疑般看著自己这个弟弟。
他眉头紧蹙,完全猜不透诸葛亮接下来到底要说什么。
不过诸葛亮刚刚提出来的个人见解,还是让他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的。
毕竟举族南迁之举,就诸葛瑾个人的意见而言,他对此本来就不甚认同。反观身为叔父的诸葛玄,儘管南迁是他提出来的。可如果有办法保住徐州,试问谁又愿意放弃故土远走他乡。
尤其是他诸葛家,虽然已经出现了落寞的跡象,可在琅琊这片故土依旧还有莫大的家族產业。说是名门望族,也绝不为过。
若是去了南方,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很多事情,叔侄二人心中明白,只是心照不宣。
反观诸葛亮,轻摇手中羽扇,气定神閒。坚毅的目光,完全一副胸有成竹般的模样。
“我徐州当下困局,在於內外交困。外有曹贼凶兵,內有各大士家豪门分崩离析。故而以小侄之见,当先统一內部的意见。唯有眾心合力,达成一致对外的共识,方有逆转如今不利局势的可能性。”
“嗯,这话说的倒是没有错。可一句话说来容易,然而想要真正实现,只怕难如登天啊。”
“不,叔父。这件事想要实现,在小侄看来,其实並不难。”
“哦?”
听到这话,老迈的诸葛玄儘管眉头紧蹙,但看向诸葛亮的眸子里却不觉划过一抹光芒。
“以叔父所见,我徐州士家所以暗中通谋曹操,真的是因为诚心的支持他么?他们的目的,不过更多是为了日后的自保而已。再说明白一点,其实还是那陶恭祖麾下之兵,不足以作为依靠所致才是。”
“嗯,这话说的不错。”
诸葛玄手埝须髯,蹙眉点头。
不得不说,此时的诸葛亮虽然年少,但还是把徐州士家豪门们的心理看得比较透彻。然而即便如此,他却还是想不通诸葛亮到底要怎么打破如今的困局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