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诸葛亮的意难平(1/2)

事实果然不出刘备所料,他猜对了。

听闻大汉天子居然这时候从关中逃出,诸葛亮的心,像是堵上了一块巨石。

“怎么会这样?”

他紧蹙眉头,目光凝重。

就算自己重获新生,封闭关中那边的局势,他却从来都没有干预过的。如果按照歷史的既定走向,纵然刘协会从关中逃出,但那也应该是在一年多以后。

反观如今,诸葛亮未雨绸繆推行新政快速发展徐州,目的为何?

除了让原本羸弱的徐州藉此机会摆脱困境以外,就是为了日后刘协逃出关中做出准备。毕竟上一世,群雄割据的二袁爭衡时代,如何终结?岂非正是从曹操迎奉天子去了许都,获得有利政治地位开始。

奉天子以令不臣,堪比卓越的政治眼光与手段,令上一世原本声名狼藉的曹操一跃便轻易取得了与河北袁绍一较高下的资本。

纵使四世三公的背景再强,终究身份依旧还是臣子。而藉助天子之威,曹操才在兗豫二州这样的四战之地一鸣惊人。无论身处治世还是乱世,天子永远都是一副响亮的招牌。

这样的招牌,曹操清楚他的价值,诸葛亮更加清楚。

上一世因为自己入仕较晚,只能眼看曹操做大。如今既然他已经重生了,势必要將这份招牌掌握在刘备手中。然而即便自己如何未雨绸繆,如今天子提前从关中逃出,这点诸葛亮怎么也料想不到。

“照理说,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啊。”

“此前,我明明已经很小心了。即便用计乱了河北,也没敢轻易触碰关中那边。尤其自从董卓昔日迁都,关中那边就是与中原几乎隔绝的状態。若是没有人干预,天子为何会提前逃出关中?”

思绪至此,诸葛亮的眼眸透出深邃。

即便睿智如他,也想不明白。事情的发展,为何会如此突然,甚至提前连半点徵兆都没有。

“难不成,真的是因为我的重生导致了歷史的改写。之后所有既定应该发生的歷史事件,哪怕没有人从旁进行干预,也註定彻底乱了不成么?”

对於这样的结果,诸葛亮属实难以相信。

然而除了这个解释外,他似乎又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能够將提前发生的意外做出合理的解释。

……

“主公,亮对不住你。此番天子詔命各镇诸侯勤王,我们徐州这边怕是去不了了。此事不怪別人,只怪亮筹谋不善。今徐州方定,既没有对外派兵的能力,又没有供给大军可堪支用的足够粮草。”

“这样啊……”

听到这话,刘备的眼眸有些黯然。

然而只是简单沉吟过后,再度抬起目光面对诸葛亮的时候,他嘴角已经勾勒起一抹欣慰般的笑容。

“不,孔明,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刘备目光和善,更多还是由衷般的感激。他嘆了口气,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算是以此聊表安慰。隨后微眯的眼眸,也不觉朝著厅堂外饶有深意般的望去。

沉默片刻,嘴角勾勒起的笑容,不觉透出些许自嘲。

“孔明,你年少睿智,精於权谋。自从你於萧县出世以来,还从来没有失算过。然而世间诸事,既在人谋,亦在天算。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身处世间,当顺天敬人,不必过分苛求。”

“主公,亮……”

“好了孔明,你的心意,吾早有所知。奈何天不隨人愿,不是你的过错。况徐州大业,得来不易,断然不可丟失。莫说发展未成,便是新政推行顺利,对外用兵,亦关乎重大。”

话到此处,刘备目光看著诸葛亮,眸子透出睿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