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寅月迎气(2/2)

“那行,明日我就自己去了,等天气再暖和些带你们出去。”

第二日,许多儒家弟子跟著荀子一块朝著东郊前行。

儒家老一辈的人就只有荀子一人,儒家七派的大部分老人都是在著书立学的,毕竟圣贤学说在这个战乱年代难保没有失散的,还需要他们致力於保存。

伏念走在荀子旁边,另一边跟著南宫夜,他穿著一套天青色的锦袍,腰间扣著白玉带鉤。

这一套还真不是南宫夜自己买的,毕竟他拢共也就十金,这个年代的锦袍当真是不便宜。

这些是魏无忌送来的,魏无忌知道他去了齐国小圣贤庄,走的时候不好带许多东西,却是在之后派人送了书信过来,书信南宫夜请伏念代写了封回了过去。

除此之外魏无忌还顺带著又送了一百金,还有各种玉器首饰,綾罗绸缎,既是对南宫夜救他一命的后续感谢,二来则是他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某些人的刺杀目標,自然也要显得和南宫夜亲近些。

南宫夜如今虽然在江湖上名声不显,但是但凡是有抱负之人多少都听过他的名號了。

就像二十年后,卫庄需要李斯这个帝国宰相亲自去请一样,这个时代顶尖高手的地位远没有那么低,就是到了汉初,诸子百家门生和各种豪侠武者依附诸侯王都是让皇帝很头疼的事情。

魏无忌不指望这样能打消那些人的想法,但是他与南宫夜有故旧,传出去至少那些专门做腌臢事的杀手组织是不太敢动他的。

南宫夜自然知道魏无忌的想法,但是他还是收了这些礼,因为魏无忌只是想要他一个名而已,他不像这个时代的人,对此是全然不在意的。

“南宫小友,还有三月便是你的冠礼了吧?”荀子开口道。

“是的夫子。”南宫夜点了点头,这个时代的节气比起后世来说要准的多,空气中虽然带著寒意,但是不远处的树梢上却是已经能看到鹅黄色的新芽了。

“老夫以为,你的字便叫子夙如何?”荀子抚了抚须道。

取字以子为开头算是这个时代的某种时髦了,知名的有子路,子夏,子房,还有子沐也就是庄子的字,就跟后面魏晋南北朝道学盛行的情况下取名带之一样,是一种时代风尚。

夙这个字的意思是早晨,拂晓时分,在字义上与南宫夜的夜字为互补,而夜之后便是晨了,也是一种衍生补充,算是很契合了。

“多谢夫子为晚辈取字。”南宫夜拱了拱手。

“又是一年春,也不知道今年会是何光景。”荀子看著远方,目光中带著深意。

“恐又是个多事之秋啊。”

南宫夜可是知道,岁初的时候,齐王浩浩荡荡地出访秦国,入咸阳会盟,声势之浩大就连桑海城中都有百姓在討论。

自这次会盟之后,齐国不修战备,不助他国,彻底进入了躺平等死的状態。

后世或许有人事后诸葛以为齐国愚蠢,其实非是愚蠢,而是八百年的分封制实在是太过深入人心,六国中很多人都不觉得秦国真的会彻底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