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阳谋(1/2)
第116章 阳谋
“没错。”南宫夜点了点头,“但是只堵不疏,决堤之日必然会是洪水滔天,所以对於赵地十五城也要有一定的怀柔措施。”
单一压迫自然是不可行的,不然直接给赵地之人加重税不出几天,这些人就要直接造反了,到时候秦国又要派兵镇压动乱,得不偿失。
“那十五城中应当有不少原本赵国贵族的封田,將这些土地拿出来一部分,分给赵地的百姓,
同时鼓励百姓开荒,承认开荒出来的土地在法理上是私有。”
虽然从战国开始原本周朝的井田制就开始不断瓦解了,但是还是剩下了许多残余,比如大部分土地依旧是归封地的贵族所独有,土地上的百姓只有租种的权力。
后期开了井田之后,开荒出来的土地依旧有一部分是归贵族所有的。
“同时,在赋税上,对於新徵得的领土,一切以土地资產为依据按比例徵收赋税,而非按人口户籍。”
“国师,这样的制度是否与如今的大秦相悖?”贏政听到南宫夜这话忍不住开口说道。
“我知道是有一定的违背,所以这一套税法只能是在新征服的地区进行。”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的税制都是以人丁为本的,这也导致了后世两千多年一直到清朝,虽然也有两税法这样以资產为要的税制,但是整体上来说人头税依旧是主流。
可南宫夜要收田赋的想法在这个时代反倒是不显得突兀,因为这是一个思想文化制度井喷式发展的时代,早在之前鲁国就已经有初税亩这样以田亩为要的税制了。
而以田亩收税比人头税更加合理,对於大部分普通平民来说,就算是將秦地的赋税移到了他们头上,也依旧可能没有增加多少。
至於开荒的私田,同样是按照比例徵收的,虽然交的多了,但是剩下的也只会更多。
“对於大部分平民来说,以田税取代人头税毫无疑问是减税之举,待到大秦一统天下,再在秦国內统一税制改为田税想必也不会有什么阻力。
对於国家而言,虽然短期內的税收会少上不少,但是隨著私田的扩张,税赋最终也只会多不会少。
对於六国故地,十多年之后,再將原本加收的税收降下来,这时候原本经歷过大秦统一过程的那一代人或老死或年迈。
而新成为社会支柱的那一代人则已经作为秦人生活了十多年,经歷了长时间的艰苦奋斗,这时国家再减税让他们放鬆下来,生活变得更好,心理的落差加上切实的利益之下,他们只会对大秦感恩戴德,最终真正变成秦人。”
南宫夜见贏政正目光灼灼地看著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最后还有一条延伸,如今那赵地十五城已经成为了大秦新的边境,所以得到大秦未来再一次攻下赵国的土地之后,就该给这些城池的人减税了。”
贏政听到南宫夜的话,愣愣地看著他,心中没来由地感到一丝凉意,他已经理解了南宫夜的意思了,他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计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