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北伐论兵始???·??·????(2/2)
“唉,嫣儿妹妹,答应姐姐,今日之事,你可千万要守口如瓶,好吗!”郑重的握手恳求。
“为何?这不是一件喜事吗?李督师尚未有后,姐姐你应该告诉他,共享天伦之乐才对呀!”医女一脸迷茫,看不懂!
“好妹妹,我只是府中管事,是家僕,公子尚且无虑,只是几位夫人皆尚未有子女,我这腹中胎儿无论男女,都必定是夫人们眼中钉,心头刺!”规劝。
“啊!想不到大户人家如此凶险,幸好我家一川只是个小將。”初闻豪门世家的危险之处,医女张嫣心有余悸,暗自庆幸,立刻发誓必定守口如瓶!
回到府中,妙彤直去寻姐姐,密谈良久。
又过几日,李柏入朝兵部论战,三党领袖和副手,六部高官到齐。
“兵部,此番辽东北伐逆清之战,可有方略?”崇禎皇帝率先发声。
“稟陛下,陕西孙督师之兵被蒙元牵制,京营冯尚书之兵正围剿白莲教乱军,皮岛毛文龙所部亦被朝鲜牵制。
此次北伐,仅辽东一地之兵可用,臣以为,当修筑堡屯为钉,以为大军进退之依仗,將山海关与寧远前塞,连为一线!”李柏在新作的简易沙盘上按插旗帜,黄旗为明,绿旗为清。
“此沙盘,奥妙无穷啊。”崔呈秀看不懂兵旗,只能夸沙盘。
“如此,李督师可是要摆一字长蛇阵?”东林党新挖出的知兵之人,孙传庭开口询问。
李柏知其懂兵略,但没有战绩为证,朝中普遍不把他当回事,孙承宗和冯嘉会都不在朝中运筹帷幄,故而此次辽东兵略,基本就是李柏一人在布置,其他人都当拉拉队!
“不错,吾意先復修山海关至寧远的寧前,寧中,寧右,三屯卫为钉,稳固粮道和援路,届时与再寧远城卫衔首连成一线,如此可成阵势矣!”李柏手中的黄旗安插在山海关到寧远城卫之间,三个钉点!
“若是如此,倒也不难,可若敌以寧远为挟,围城打援,又当如何破之?”孙传庭一眼就看出了漏洞!
“孙大人果然慧眼如炬,一旦开战,寧远城卫很可能会被逆清重重围困,而我自山海关赴援的王师,也可能才是被围攻的猎物。”讚赏,有些人即便是文官,也一样会打仗,丝毫不比武將差!
“难怪李督师会摆出一字长蛇阵,原来是为了蓄势如潮水,滚滚大浪朝前铺!”孙传庭兴奋的来回观摩,他热爱兵略,也精通兵略,缺的只是实践的机会!
“此阵,吾谓曰:常山之蛇!敌击我头,则身至!敌拦我腰则头尾齐援!敌斩我尾,则蛇头回身反扑!”李柏將第一段战事的兵略即兴演绎,眾不知兵的文臣,或者有理论无实践的武將也听得津津有味。
“常山之蛇,常山,常山,赵子龙?”懿安皇后张嫣念叨几声,想到的是话本里的赵子龙。
“子龙~子龙~世无双,忠肝义胆威名传!”她还无声吟唱。
“孙爱卿,以为如何?”崇禎皇帝慧眼识珠,眼瞅著二人论战你来我往,他发现东林党中除了孙承宗,还有一个孙传庭也是知兵之人啊!
“唉。”一皇,一后,各有心喜,唯独九千岁望著自己手下这些歪瓜裂枣,空嘆无奈。
“陛下,娘娘,逆清兵强却寡,我军兵弱然眾,筑屯堡以得地利,一开寧远城卫援路,即可立於不败之地也!”他继续解说。
“此为守策,那破敌之略,又当何以为之?”懿安皇后追问,相比於政务,她发现自己对兵略更感兴趣。
沉思良久,李柏凝视沙盘,心中復盘此战辽东第二阶段的对策,这是君后前献策,要慎重!
“李督师,这寧远城好建,水师也好练,笔架山临海也易取,只是塔山乃內陆却低矮空旷,极適逆清骑兵驰骋,你可有把握?”孙传庭率先提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