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深海的威胁(2/2)
同事略表遗憾,只能和其他人前去寻找领导。
李韶文告別了同事,连忙骑上自行车,赶回单位家属院。
上楼,一进门他便看见客厅的沙发上坐著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
“回来啦?”妻子正在陪著两人閒聊,抬头对他打了一声招呼。
李韶文微微点头,叫妻子去准备吃的,放下公文包来到沙发这里坐著。
“你就是高阳同志吧?果然是年轻啊!”他直接看向坐在对面的年轻男人。
“李教授,你好。”高阳点头与他打招呼。
李韶文是知道高阳存在的,一个方面是因为高阳是天生拥有特质,另一方面则是高阳提出了那个章鱼人假说。
他就是507所组织的大西洋科研队负责人,由钱老亲自指定的。
閒聊几句以后,李韶文提起了去大西洋科研的事:
“我们是准备这个月的月底出发,先到非洲,然后再做整顿,从非洲去目標海域……高阳同志,你是要跟我们一起去吗?”
李韶文早就知道高阳打算去大西洋那边看看,首长还专程找到他,说高阳要是想加入的话,直接就同意,並且还要著重考虑高阳在任务过程中提出的意见。
今天接到段佳佳约见的电话,他本能的就以为高阳打算加入科研队,一起去大西洋。
“不。”高阳摇摇头,“我今天来找您,是想学习一些关於海洋的知识。”
高阳確实是来学习知识的,他接触过很多教授,从那些教授上收穫了不少知识,不过对於地理这一块儿算是一片空白。
李韶文除了是一名生物学家以外,对於地质、海洋方面也研究颇深,甚至考古也有所涉猎,研究的东西很多,並且每一项都有不算低的成就,否则也无法成为大西洋科研考察队的领头人了。
听闻此言,李韶文感觉有些失望,他是想见识一下高阳特质的。
不过,李韶文也没有藏私,开始大方讲述起来,他早就听说高阳此前一直在拜访各位教授了,只不过那时候他还在外进行科研项目,没有接触过。
“其实,我们要探索海洋,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海洋里的压力。”
“海水的压力是隨著深度急剧增加的,每下潜十米,压力增加约1个大气压,像非常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大约一万一千米的深度,这个深度的压力相当於每平方厘米承受超过一吨的重量,比较形象的比喻就是一辆坦克压在拇指指甲盖上。”
“大西洋的平均深度是三千五百米左右,最深的波多黎各海沟则是九千两百多米,不过我们这一次去的海域,平均深度大概是两千八百多米,我们目前的载人潜水器只能下潜一千多米,所以到时候只能使用非载人潜水器下去查看……”
“除却压力,还有一个就是海洋里的光照是根据深度减弱的,分为真光层、暮光层、无光层,一千米深度以下的就属於无光层里,完全黑暗,阳光无法到达,不过这里的生物普遍具有发光能力……”
李韶文洋洋洒洒讲述了很多关於海洋里的知识。
高阳耐心倾听著,见到李韶文讲得口乾舌燥了,还主动递上水杯。
李韶文顿时就觉得这孩子人挺不错,就是每次递水杯的时候,感觉手像是被刺挠了一样。
等到李韶文讲述了一部分以后,高阳又问道:“李教授,您觉得,如果要打造一个单人使用的深海潜行装备,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单人使用的深海潜行装备?”李韶文一愣,“你是说单人潜水器吧?”
“不,就是类似於潜水服这样的。”
“不可能,现在压根就没有这种技术,不可能打造得出来。”
明白高阳的询问以后,李韶文顿时就摇摇头。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根本没法製造一个像潜水服这样的压力球,没法把人体保护在常压环境下中。”
“现有的材料和技术,达不到这种水准,哪怕是国外的也一样。”
高阳笑著给他递上一杯水,言道:“我们这不是在討论吗?就是討论各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