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春秋笔,贺知章(1/2)
这支笔与寻常的判官笔並不相同,它的笔尖是真正的狼毫,上面甚至沾染著墨跡。
好像贺知章刚刚用它写完字。
笔身长约一尺,非金非铁,不知是什么材质的美玉所制,闪著温润的光芒。
驀见贺知章踏前一步,提笔在空中重重划了一道墨线,嘴里念道:“撇!”
墨线来得又疾又快,带著风雷般的气势,范围之大,竟然將对决圈子全部囊括了进去。
笔走龙蛇,狂草之风!
裴湛不敢忽视,乌剑冲鞘而出,先將这道墨线拦了一拦。
剑光虽然斩断了墨线,然而贺知章就像没有看到似的,不管不顾地继续往下写。
甚至,他加快了速度,一笔未完一笔又起,就像两个草书之间的勾连线。
横、竖、撇、点、再撇……
墨跡如风瀑,如雨帘,写得越来越快,连得越来越紧,逼得裴湛左衝右突,喘不过气来。
渐渐的,他看出了贺知章写的是什么,是王羲之的《乐毅论》。
这篇书法作品被称之为“右军正书第一”,也是流传千年的小楷第一,贺知章此时竟当成草书来写,龙飞凤舞之间,气势犹如大江东流。
贺知章边写边吟,完全沉浸於自己的世界里:“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廻而难通……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於至公……”
令裴湛惊心的是,《乐毅论》长达800字!
必须打断贺知章的节奏,一旦他的气势叠加起来,將会形成坚不可摧的笔墨牢笼,將自己困於其中。
笔锋又一次勾连,裴湛全身突然矮了下去,趁著笔锋尚未合拢之际,以近乎贴著地面的姿势,滑到贺知章的身后。
狼狈的滑铲,终於为裴湛贏得了出剑的机会。
瞬息之间,剑气射向贺知章的双腿环跳穴,以及右手的曲池穴,正是“三江併流”之招。
剑气自身后射来,沉浸於挥毫的贺知章反应稍缓,待他回笔封挡时,剑气已穿透穴位,令他手脚一阵酸麻。
贺知章虽惊不乱,春秋笔临空一拋,以左手接住,反背在后,向著裴湛抡去。
这次,他画的是弧线,犹如明月一样饱满。
裴湛既然抢回了主导权,哪里还会再给贺知章机会,剑锋如同秋风扫落叶,毫不留情地斩向拿笔的手腕。
贺知章欲要再把春秋笔拋回右手,可曲池穴的酸麻还没有完全过去,眼睁睁看著裴湛以毫釐之差,抢先挑飞了春秋笔。
“好剑法!”
他失了兵刃,並不见惶恐,反而讚赏起裴湛。
“承让。”
裴湛將笔接住,好奇地看了片刻,確定这真是一支可以写字的笔,便將笔递迴给贺知章。
“如此柔软的细毛,却能裂石开碑,阁下根基当真不凡。”
“贺某在阁中休息良久,又占了先机,仍旧败在你的剑下,可见贺某不如你多矣。”
裴湛想著自己的那一滑,真诚说道:“当真汗顏。”
“若我没有猜错,你使的是卢照邻的囚剑。”
“正是,在下也斗胆一猜,阁下的笔法应是师承虞世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