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唐休璟,未来的帝国將星(2/2)
唐休璟驀然一惊,情不自禁站起身来,问道:“莫非是杀了骆宾王,挑了吴郡四姓的裴湛?”
“骆宾王是我的杀的,可吴郡四姓的破灭与我关係不大,是魏元忠大人的功劳。”
“也是做出『迟日江山丽,春风草香』的裴湛?”
裴湛忍不住苦笑,吴郡四姓的衰落可以推给魏元忠,这首诗总不能推给还没有出生的杜甫吧。
唐人果然爱诗,短短月余,这首诗竟然从神都传到了边郡。
“游戏之作,让唐將军见笑了。”
“如果这是游戏之作,那天下就没有正经的诗了,下官唐休璟见过裴大人。”
唐休璟確认了裴湛的身份,郑重施了一礼,从官阶来说,金鳞使为正五品,各州的司马为从五品,他的確要向裴湛行礼。
况且,金鳞使要去渭州,此行目的不言而喻。
裴湛知道唐休璟心中惶惑,他是普通官宦人家出身,以明经考中的进士,之后派到营州,当了一名小小的户曹。
在一次契丹的骚扰行动中,唐休璟不畏生死,带著手下的十来名军卒奋勇杀敌,將这股贼寇全部击毙。
虽然只是一次小范围的短兵相接,但对於当时士气不振的河东道,却是一个激奋人心的大功劳。
唐休璟就此升迁,不到两年当上了塞上重镇朔州的刺史。
然而,他的运气並不怎么好。
由於武则天违背裴行俭“不杀降”的承诺,杀了阿史那·伏念,激起阿史那·骨篤碌反叛,率大军突袭了云、朔,唐军大败。
唐休璟被贬任丰州司马。
现在河北道统一纳入程务挺的管辖范围,薛訥又赴幽州,朝中有人推荐了唐休璟,兵部便將他调至遥远的安西。
裴湛想清前因后果,心道:“还真是巧了,竟与这位大唐帝国的未来將星结伴同行。”
“唐大人免礼,想来我们有缘,正好一路同行。”
“裴大人莫非也要前往安西都护府?”
“裴湛受天后之託,一路西巡,未必就会直接到龟兹。”
太宗时期,侯君集平高昌,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
后突厥王族阿史那·贺鲁反叛,裴行俭平乱后,將都护府治所迁至龟兹,离中原已是6000里之遥。
唐休璟隨身带著那么多书籍,想来是做了长期留在西域的准备。
“不管能与裴大人同行多少路程,下官皆感荣幸。”
唐休璟说得很真挚,在壶口瀑布下,他曾试探过裴湛的境界,一试之下只觉深不可测,此时揭开身份,再见裴湛的年纪,心中颇有汉朝人见霍去病之感。
茶已沸。
船上只有粗陋的搪瓷杯。
唐休璟取了杯子,踌躇道:“裴大人可否用此杯?”
裴湛自他手中接过杯子,自己倒上。
“我虽姓裴,並非世家弟子,席天幕地,隨遇而安就好。”
这句话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唐休璟放鬆了许多,两人很快就当前的边疆局势聊了起来。
裴湛眼界之宽广,思维之新颖,处处令唐休璟醍醐灌顶,恨不得五体投地。
夜色降临时,两人仍是意犹未尽,裴湛索性取出他靠记忆复製的舆图,赠给唐休璟。
“南疆可种,北疆可牧马,再向西重兴丝绸之路,输出我大唐文化,我现在就將这份丰功伟业交到唐兄手中!”
九天閶闔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裴湛相信,只要谋划得当,开元盛世必定提前到来。
他不当皇帝,一样可以改变歷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