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青州书院,见面大礼!(1/2)
第191章 青州书院,见面大礼!
看到桌上之物,苏牧眼眸闪烁之间,心头其实已有猜测。
“这是何意?”
李烈石不敢隱瞒,將一切原委娓娓道来,事情还要从数月之前苏牧离开清水镇说起,李烈石对苏牧心中既尊敬,也有敬畏。
就在苏牧离去后清荷茶饭不思,终日將自己关在那春雨街的院子里,也不愿来铁拳武馆,这令武馆眾人都极为惶恐,若让清荷出了事,他们可担不起苏牧的怒火。
铁拳武馆眾人绞尽脑汁,得知清荷喜欢读书识字后心生送去镇上私垫的念想,此后清荷终於走出了那间小院去了私塾。
就当武馆眾人认为事情好转之际,却浑然不知,坏也坏在了私塾上。
“林前辈,你有所不知,这镇上唯一的私塾便是举人街东边的一名老秀才开的,除了那老秀才外去年还来了一名稍年轻些的,看著约莫四十出头的模样的教书先生。”
清水镇的私塾苏牧自然也清楚,这也是当初苏牧考虑是否要考科举的原因所在,只因镇上有私塾在。
苏牧听到这,心中也就明白了那私塾新来的教书先生不简单。
“李馆主是想说那私垫里新来的教书先生带走了清荷?”
“林前辈慧眼如炬。”李烈石拍了个马屁,注意到苏牧面上並未有任何神情变化,旋即继续开口。
“坏就坏在了那位教书先生也和林前辈你一般是个高人,兴许那位是动了收徒的心思,於是將清荷带走了,李某有心想拦,奈何实力微末——”
“那位高人只是看了李某一眼,李某便是浑身动弹不得,最后那位高人先是留下了一枚玉佩,之后这两封书信也神不知鬼不觉出现在了大堂內。”
將原委道尽,李烈石这位如今的清水镇第一人就这么如无名蚁,静静佇立一旁等待苏牧回应。
“果然如此。”
苏牧听完暗道果然如此,此事的確也怪不得李烈石,世间之大无奇不有,自己能看出清荷身负气运,想来是那位教书先生也看出了清荷的不凡之处。
李烈石的讲述或许有夸大的成分,但应该不会有太大出入。
“那位教书先生多半不是道修而是儒修。”
苏牧暗道一声,心头有了判断,药师曾言儒修养浩然正气,需入世修行,追求修身治国平天下。
被这么一名儒修带走兴许对於清荷而言是一场机缘造化,怎么也比跟在他身边来的更好。
此外,苏牧也很快想到一点,养浩然正气的儒修多半不会是什么恶人,顶多是些酸腐的老顽固。
“既如此,清荷之事怪不得李帮主,这段时间劳烦李帮主了。”
“不辛劳,不辛劳。”
李烈石见状暗自鬆了一大口气,他夹在双方中间是谁都不敢得罪,只因双方若想杀他都只是动动手指头的事。
这一幕若是传出,只怕清水镇民眾都要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堂堂清水镇第一大势力的掌舵者在一个年轻人面前竟是如此卑微。
当下李烈石很识相离开了大堂,苏牧隨手拿起桌上的玉佩。
玉佩一面刻有鎏金『青州”,另一面则是刻有古体『书院”二字。
“青州书院?”
苏牧眼眸微亮,他此前的猜想没有出错,心中最后一丝担忧也就此打消,苏牧心头已有打算,就等青云之事处理完毕就去青州古郡走走,於苏牧而言青云三县太小了。
“清荷倒是先行一步去青州了。”
至於为何不是直接去中州霍家,苏牧还没有这般自大,药师只是霍家的僕人,便已是五品巔峰的道修,那袁青多半也是五品道修。
苏牧的计划是先去青州歷练、强大自身,待得破入上三品之境便动身前去中州。
“小月等我三年就好。”
五年太长,苏牧给自己心中定下了一个动身前去中州的最后期限,那便是三年,届时无论他是否已晋升上三品,他都会前去中州一趟。
至少要先见小月一面,不然他心难安。
深吸舒口气,苏牧將思绪拉回,他將这枚青州书院的玉佩收入须弥戒中,然后拿起桌上的书信。
一厚一薄,厚的信封上写有一行字:先生阅,清荷留。
俗话说字如其人,小医师的字是红梅臥雪,娟秀灵气;而清荷的字则更像是汉子的字,质朴却有朝气,也暗含有几分抱负。
苏牧取出书信阅览起来,书信开篇是清荷没有忘记苏牧收留之恩,日后一定会重新回到他身边,此番也是她自愿跟隨那位教书先生离开,让苏牧不必担忧。
书信中提及那位先生名柳正源,是青州书院的一名讲义先生,此行两人的目的地便是回青州书院。
那枚留下的青玉佩则是青州书院的令牌,持之可入青州书院。
关键的信息之后,清荷也提及了柳正源似乎是被那些苏牧所教的诗句所吸引,留下玉佩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能与苏牧结交,促膝长谈一番。
书信中清荷以一种颇为自豪的语气描述了柳正源看到那些诗句后的吃惊神情,以及反覆念叨著的如痴如醉。
“清荷万不敢忘先生大恩弟子清荷留。”
苏牧阅毕嘴角著一抹笑意,面上也有几分古怪之色。
如此看来自己才是那始作俑者,是自己传授给清荷的诗句引起了那柳正源的关注,兴许正是如此,那柳正源才渐渐发现了清荷的不凡之处。
毕竟无论是李烈石的说法,还是清荷本人都有提及,那柳正源在私塾里教导了清荷近乎三月才將清荷带走。
至於为何清荷要走,苏牧也理解,字如其人,清荷的字暗含抱负。
何况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相遇柳正源是清荷的造化,清荷很好把握住了,苏牧心胸还没那般狭隘,更不会因此而动怒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
苏牧如此,清荷亦是如此罢了。
合上清荷的亲笔信,苏牧略有好奇看向桌上另一封书信,这封是清荷所留,想来另一封信封无字的便是那青州书院的柳正源所留。
这位青州书院的儒修会给自己留下什么呢?请帖吗?
苏牧撕开信封,取出了其中薄薄的一张信纸,偌大的信纸上摊开唯有一个字。
“正?”
看到这个板正的『正”字一瞬,苏牧眼眸骤亮,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敏锐感知到了这道『正”字的不凡,好似其中蕴含有玄妙的道理和力量。
这是一种苏牧眼下道不清,前所未见的全新力量。
隨著指尖触及,顷刻自『正』上流转有一道金光匯入眉心,雾时苏牧顿觉脑海好似有一道洪亮正气的声音当头棒喝。
旋即苏牧精神为之一振,心神清明无比,这股力量流经体內,甚至將盘踞在心臟下的蛊虫都压制了片刻,令蛊虫如临大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