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今年十岁,领兵五千(1/2)

酸枣会盟各路诸侯的总兵力在12万左右,但人家董卓的西凉军足足有三十万之眾。

除去镇守地方的兵马,董卓能隨时拉出来迎战的,也有二十万左右,並且多是骑兵。

而盟军这边,所有骑兵加起来,不超两万,还互不统属,各自为战。

这么大的差距,搞得盟军自己都有些不自信。

盟主袁绍一看,这可不行,先吹个牛逼吧,咱也对外宣称盟军三十万。

至少在气势上,不能矮了董卓一头。

当刘盛小公子到达盟军驻地之时,诸侯会盟已经完成,並和西凉先锋军战过两场。

西凉先锋军,由驍骑校尉华雄率领,李肃、胡珍、赵岑为副將,领骑兵两万,步卒三万,自洛阳而来。

出汜水关,主动杀至盟军阵前。

在汉末,两军开战很有意思,不能一股脑得猛衝猛打,要是那样,人们只会喊你土鱉。

两军对垒之时,必须先斗將,斗將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两军的士气,从而左右战爭胜负。

因为斗將输了一方一般会跑,贏了的一方会追。

汉末诸侯混帐,说白了,就是一群互相看不对眼的贵族亲戚打群架。

两边只要肯坐下来好好谈,七绕八绕总能攀上亲戚。

既然大家都是远房亲戚,就没有必要非得打死打活了,分出胜负即可,以免造成大量无辜兵卒伤亡。

因此,斗將这个形式,广泛被大汉诸侯们认可,甚至是决定战爭胜负的关键。

当反董盟军碰上西凉先锋军后,双方也不例外,展开了斗將。

华雄亲自出战,已经连斩盟军数员大將,威风凛凛,无人能敌。

好在是盟军人多势眾,阵脚未乱,华雄没有打痛快,也没有趁势掩杀。

即便如此,盟军诸侯也是灰头土脸,个个无精打采,没了士气,都窝在大营里当鵪鶉。

面对营外华雄叫阵,盟主袁绍喊怕喉咙,也无人出战,真是菜的一批!

倒不是盟军里边没能人,主要是各路诸侯各怀心思,都在观望。

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没人愿意让自己的爱將去冒险,丟命事小,丟人事大!

恰逢此时,传令兵来报:“稟盟主,帐外新来一路诸侯,打著“汉盛军”旗號。

主帅自称幽州刘盛,领兵五千大军,战將三员,前来会盟。”

袁绍听完大喜,没想到还有这好事,猛灌了自己一杯水酒。

“哈哈哈,逆贼董卓不得人心,如今我盟军又有强愿加入,大事可成矣,快快有请!”

其它诸侯们也都面露喜色,盟军队伍壮大一分,总归是好事。

刘虞凝眉:“幽州刘盛,我咋没听说过这么一路诸侯呢?”

公孙瓚也疑惑不已:“莫不是公孙度的人马,来晚了?”

袁绍感觉公孙瓚说得有理:“想来定是公孙度的人马,他们路途遥远,会盟迟到,情有可原!”

帐外,刘盛听到帐內通传,心中小鹿乱跳,马上要见到十八路诸侯了,里边还有自己亲爹,真不知该如何面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