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我不卖(1/2)
刘盛抬著钱財到处划拉人才,已经有两名一流武將,一名顶级谋士到手。
他前来酸枣会盟的目的,算是初步达成了。
有这几个人在,虽然不能保证完全乾板公孙瓚,但危急时刻,保下自己一家人性命,还是有可能的。
刘盛还不知足,又领著眾人去往下一站,济北相鲍信那里。
济北国是兗州下的一个封国,相当於一个郡,自主权很大,军政实权都在相国鲍信手上。
现在整个兗州都不太平,是黄巾军作乱的主要地区,济北国也不例外。
因此鲍信的治下一片凌乱,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都这熊样了,他还抽调精锐兵马,领三千人来参加会盟,也是有意思。
其目的,一是向天下诸侯展示,虽然我家很乱,后院起火,但我很强,还有余力干董卓,你们谁也別小瞧我;
二是想在反董大战中,浑水摸鱼,积累名望,捞取好处,以壮大实力。
想法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盟军中的好处,岂是那么好捞取的?
济北相鲍信出兵至今,也没啥大的斩获,反而是快把家底子没了。
这个穷鬼,吃了上顿没下顿,兵卒们饿得皮包骨头,打仗不卖力,还跑了不少,急需银钱维持大军正常运转。
这时候,不差钱的刘盛小公子找上门来,堪比大汉版及时雨。
“叔父,侄儿刘盛不请自来,还请见谅!”
鲍信听到有人来访,头也不抬就想喊送客,自己穷得尿血,哪里还有酒肉款待宾客。
当他抬起头,刚喊出一个“送”字后,突然看到人家孩子身后,抬著好几个大箱子。
而且箱子没有盖,里边是满满的五銖钱。
鲍信眼睛都直了,赶紧顺势该口:“送——什么礼啊,来就来嘛,哈哈!”
刘盛眼观鼻,鼻观心,也是无语:“叔父你刚才是不是要喊送客来著,既如此,我便走了!”
鲍信被孩子揭了底裤,老脸通红,赶紧拉住刘盛:“不是,侄儿误会了!
哎,你知道的,老叔我最近日子拮据。
仅靠盟军拨给的一点粮草,实在难以维持,连我自己都开始天天喝粥了,哪里还有心情和酒肉款待宾客!
实乃肺腑之言,还请侄儿见谅!”
刘盛见到鲍信这么惨,心里更有底了:“叔父,我这有一万五銖钱,先送你应急如何?”
鲍信肯定高兴啊,乐得眉开眼笑:“侄儿仗义,可比那些老货们强多了!
以后你有用到叔父的地方,直接开口,叔绝不推辞!”
刘盛见鲍信已经上套,嘿嘿坏笑:“叔,別等以后了,现在我就需要你帮助,送我一名军库文吏如何?”
鲍信闻言,毫不犹豫,拍著胸脯就答应了,军库文吏咱有好几个呢,隨便去挑。
甚至,鲍信还在心里嘲笑孩子不会钱,一万钱,都能请来一百个文吏,给自己干好几年了,这么赔本的买卖你也做?傻缺!
於是,还在鲍信军库里写写画画,盘点物资的于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鲍信给卖了。
于禁红著眼睛,跟在小屁孩后边,一步三回头,感觉命途多舛,前途暗淡!
自己一身本领,却无人赏识,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鲍信虽然不重用自己,好歹给了个文吏的差事,权且能混口饭吃。
可跟了这个小屁孩,就不好说了。
他能看上我啥?他又懂个啥?估计以后的日子会更悽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