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聚变电池(2/2)
並非其物理材料本身达到了抵抗上亿度高温和致命聚变中子辐照的恐怖程度。
简单来讲,电池材料属於“静態物理强度”。
这是怎么冶炼出来的?纳米结构设计理念也迥异於元星的主流方案。
隨即,探针接触到內部核心。
蓝雀眼睛骤然瞪圆,“这是……”
屏幕上显示出了其核心结构,在物理隔绝层之下,探针捕捉到的並非预想中的以太能量波动。
而是一种……被高度约束、剧烈压缩的等离子態光晕,能量读数以指数级疯狂攀升!
设备甚至发出轻微的过载蜂鸣——那微型核心蕴含的能量密度,超出了这台分析仪的预设上限。
“纯物质级的高效能源转换结构,这设计…完全是另一条技术路径啊!”蓝雀喃喃自语。
看著萤幕上显示的数据,这是某种高强度粒子流被精確聚焦后形成的无形壁垒。
並非简单的电磁场,而是混合了特定高频粒子的定向流束。
它像一个极度细密、不断循环的粒子编织牢笼,紧紧箍住核心。
粒子壁垒之外,一层极其微弱但结构精妙的空间“涟漪”场扭曲著传感器读数。
它並非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折跃或大型护盾,更像是利用了物质基本结构的某种谐振效应,大幅增加了核心粒子向外逸散的难度。
“利用粒子流和空间场扭曲双重约束……核心催化晶格进行持续性聚变点火……这是核能!”蓝雀带著难以置信的惊骇。
她飞快地调出关於“核聚变”的基本理论资料对照著扫描数据,能量释放形態、辐射残留特徵、核心区域的温度曲线……零散的线索在她专业的脑海里疯狂拼凑。
即使细节无法完全理解,但核心指向清晰无误——这鬼东西在安全、高效地、源源不断地从氢同位素里榨取庞大的能量。
“这种微观尺度的力场控制和结构……完全违背了物理工程常识。”
简单来讲,蓝雀不相信有人会把这项技术藏著掖著隱藏到现在!
材料、控制、能量回收环环相扣,每一环都指向登峰造极的工业能力。
从最基础的核能开始研製,想要达到可控核聚变电池的程度……这
少说起码都得有个数百年时间。
这种尺度上的技术突破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
要是有这能源,他们也不至於和阿萨人为了个以太能源打生打死。
“啪嗒!”蓝雀手拍在桌上,脸色变得异常严肃,眼中之前的懒散被前所未有的凝重取代。
这明显不是洛克搞出来糊弄人的玩意儿,也不是某个二流实验室的吹嘘。
一个便携装置,应用了只在理论上存在的微型聚变技术……哪个疯子实验室能搞出这种东西?
背后需要多么恐怖的工业基础、理论深度和资源投入?!
高金看蓝雀对著仪器屏幕发呆,屏幕上的数据流快得他眼繚乱。
蓝雀的表情……似乎…感觉自己捡到了宝!
“这不会真是什么新能源吧?”
“去问问洛克,”蓝雀头也不回,盯著荧幕上的数据说道:“卖这些电池的人我可是很感兴趣的。”
“真是新能源?!”高金从没见过蓝雀如此凝重过,眼神大亮。
“嘿嘿,这有什么难的,我这就去把人请过来。”
“別动粗,东西对我们很重要,或许有了它,我们的纳米尖兵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蓝雀此时眼神炽热,叮嘱高金。
可控核聚变能衍生的多少项技术她很明白,也清楚这背后所代表的是什么。
在还没摸清对方之前,最好是以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