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做客俄城(1/2)

2009年1月6日,尼克斯赴俄克拉荷马城,客场挑战雷霆。

虽然这时候雷霆战绩稀烂,只有4胜30负,但这场比赛也不乏看点。

威斯布鲁克,2008年的四號秀,这一届最优秀的控卫之一。

有著强大的身体素质,选秀前的定位居然是防守悍將…

威少与林远的对决,正是正常比赛的看点之一,球迷们期待著两个超新星的精彩对决。

虽然同为控卫,但是两人的风格却大相逕庭。

在林远的记忆中,雷霆在赛季结束后,將抽到三號签选中那个鬍子球手。

但是目前的雷霆双少还处在练级的阶段。

或者说是三少,加上二年级的杰夫·格林。

社交媒体上,威斯布鲁克vs林远的话题早已刷屏。

威少以爆炸性的身体天赋和强大的衝击力闻名。

林远与他的风格相差极大,儘管也有强大的运动能力,但他最出色的是冷静的大脑和精准的传球。

两种截然不同的控卫风格,即將在这里上演火星撞地球般的碰撞。

过去几天,林远近乎疯狂的训练自己的投篮。

在阿兰·休斯顿的指导下重塑投篮姿势后,林远没有片刻鬆懈。

他深知,要將新的发力模式刻进骨髓,转化为球场上的本能,唯有千锤百炼。

於是,在尼克斯飞赴俄城前的每一天。

除了球队训练,林远每天都要加练1000个投篮。

从篮下开始,到罚球线,再到两侧肘区、牛角位、三分线內一步。

每一个他需要提升的中距离点位,都留下了他无数的汗水。

手臂酸胀到抬不起来?咬牙坚持。

手腕因无数次拨球而僵硬?冰敷,然后继续。

汗水模糊了视线?用毛巾狠狠擦掉。

休斯顿强调的动作要点,在数千次的重复中,逐渐变成了肌肉的深层记忆。

一开始,新姿势带来的不协调感让命中率波动很大。

但他强迫自己忘掉旧习惯,专注於每一次蹬地、举球、拨指、跟隨的完整过程。

渐渐地,那种流畅的发力感越来越清晰,打铁声逐渐被清脆的刷网声取代。

虽然距离休斯顿那种臻至化境的稳定性还有差距,但他能感觉到,他的中投能力正迅速提高。

“观眾朋友们!欢迎来到俄克拉荷马,今晚的重头戏,就是这两位冉冉升起的新星控卫。

纽约的林远,对阵我们的拉塞尔·威斯布鲁克!”

雷霆现场解说员的声音充满了亢奋。

镜头扫过球员通道。

威斯布鲁克出场,標誌性的寸头。

眼神凌厉,浑身散发著侵略性,他用力捶打胸膛,引发主场球迷山呼海啸般的吶喊。

杜兰特则显得安静了许多,只是简单的挥手致意。

比赛开始,双方中圈跳球,雷霆获得球权。

威斯布鲁克接球后瞬间將油门踩到底!

带著一股摧枯拉朽的衝击力,直扑尼克斯半场。

林远早有准备,立刻滑步贴防。

然而,威斯布鲁克的速度和爆发力实在太过恐怖。

哪怕林远的横移速度已经很快,但是他的体型带给他优势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速度上,与1米9的顶尖后卫相比,他的速度还是要逊色一些。

仅仅一个简单的体前变向,防守位置瞬间失守。

威斯布鲁克像一道黑色闪电,过掉林远的防守,杀入禁区。

面对补防的大卫·李,他毫无惧色,直接腾空而起。

在空中与李发生剧烈碰撞后,凭藉强大的核心力量和腰腹控制力,强行將球打进。

还造成了李的犯规!

“and one!!!!”

威斯布鲁克落地后,对著观眾席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用力捶打著自己的胸膛!

主场气氛瞬间爆炸!

加罚命中。

威斯布鲁克用一次標誌性的突破2+1,给了林远和尼克斯一个下马威,充满暴力美学。

轮到尼克斯进攻,林远和大卫·李挡拆。

大卫·李挡拆后里面顺下,接到林远传球同样两分打进。

朴实无华,但却有效。

下一个回合,威斯布鲁克捲土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