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民屯之法(2/2)

双方立即產生了矛盾。

但大族毕竟人少,挡不住这大势,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人逃亡民屯。

大族多次向郡守抗议,但三郡郡守在刘封的授意下冷眼旁观,甚至还暗中推波助澜。

两年间东三郡大族日渐败落,人口土地粮食也皆落入官府之手。

如此一来,三郡再无大族,二十余万人口也皆编为了民屯。

东三郡颇有了欣欣向荣之象。

“既然民屯之法有用,某立即上书吾兄全国效仿?”

二爷有些坐不住了。

二爷出身草根,对世家大族没什么好感,对读书人也没什么好感,这也造成了他傲上而恤下的性格缺陷。

如今有解决世家大族危害的办法,他自然要上书刘备全国推行。

二爷的官职是大司马,三公之一,但却是虚衔。

“二叔不可!这个法子只能用一时,用不了一世。而且还会成为朝臣的公敌。”

刘封摇了摇头。

民屯制度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一次推倒重建。

目前刘封推行民屯的地方只有东三郡、荆门和江陵三个地方。

东三郡情况特殊,本就没多少大族,最大的豪强申家也经过刘封多次打压迅速衰败了下去。

再加上他从荆州迁来了十万人口,直接碾压了大族的人数。

所以推行民屯十分的顺利。

同理,荆门和江陵的民屯制度也很顺利的推行了。

因为那两个地方多次战乱,百姓已空,推倒重来也容易。

但柤中就不行了。

不仅有梅敷这个土皇帝,还有很多荆州残存的大族,这些人很快掌握了民屯的权力,用不了几年这些民屯就会落入他们之手。

东三郡虽然好一点,但长此以往也会出问题。

別的不说,就说刘封吧。

他身为县候,有两千户的食邑,两千户在上庸差不多就是两个民屯的收入,再加上梅娘的私屯。

刘封一家就占有三个民屯的收入。

这些收入可是归刘封自己的,跟官府没有任何的关係。

蜀汉又有多少像刘封这样的达官贵人?

他们又岂会让出到手的利益?

一旦二爷提出了这个建议,那就会成为蜀汉达官贵人的公敌。

毕竟天下是少数聪明人的天下,不是普罗大眾的天下。

无论如何变,都是少数人掌握最大的利益。

就算是刘封是穿越者,也无法改变这个大势。

“呵呵,某一残废之身,就算成为公敌又如何?”

关羽冷笑了一声。

现如今荆州被拿回来了,儿女也都长大成人了,他也没什么怨言了。

既然兄长拜他为三公,那就要提点有建议的意见。

就算是成为万人公敌也没关係。

他身体渐弱,也不知道有几年的活头。

刘封见二爷坚持,也无可奈何。

罢了!

虽然是二爷提出的意见,但始作俑者却是他自己。

他已经成为了孤臣,再干一次得罪人的事情也无所谓。

《炎汉史、刘封世家》——封屯田法效果显著,大司马关羽上书昭烈帝,详尽利弊,望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