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对位「战神」(1/2)

央视演播室內,孙正平的语调高亢了不少,“王溯在底角命中压哨三分,102比104,广东领先了2分,八一已经没有暂停了。”

张卫平毫不吝嗇自己的夸奖,“小將王溯可真是大心臟,朱芳雨不敢投的球,他就敢,而且人还投进了。他才17岁,潜力无限!”

“是的。”孙正平点头笑道:“今晚小牛队的唐尼·尼尔森和火箭队的国际球探德安·库珀都在现场观战。

据我了解,他们原本要考察目標是朱芳雨和杜锋。现在看来,王溯也要进入他们的考察范围咯。”

张卫平显然对王溯很是欣赏,“如果能持续这样的表现,两年后,进入nba对王溯而言並不是什么难事。”

等搭档说完,孙正平把解说节奏往回拉,“22.8秒!八一队並不是没有机会。张老师,您认为他们会选择三分球,还是抢一个两分?”

张卫平显得有些迟疑,“以我对大刘他们的了解,投绝杀三分並不符合他们的风格。他们很可能会先抢下两分,然后回头加强防守……”

在两人的討论中,莞城体育馆內的比赛已然重新开始。

八一队已经没有了暂停的机会;而广东队虽然还剩下一次暂停,但在非死球的情况下,防守方无法请求暂停。

接下来这个决定性的回合,双方主教练都没有可插手的空间,只能依赖场上的球员自行作出判断。

“防守!”

“防守!”

八一队尚未发出底线球,主场球迷已经吼出震天的吶喊,试图给对手施加压力。

李可执行底线发球,范斌接球后迅速推进,而广东队的李群则从前方开始干扰,延缓对手的进攻节奏。

这种前场延阻的战术效果显著,范斌了將近5秒,才將球推进至半场。

广东队先落位,王溯和杜锋分別镇守两侧腰位,宋希和朱芳雨把守底角。这是典型的1-2-2联防。

此种联防的优点是可以限制对手的外线投射,弱点则在高位和两侧底角。

八一队见招拆招,他们让张劲松和范斌在弧顶两边照应;李楠沿著端线在两边底角间跑动。

这样做,可以让射手李楠始终保持在强侧,加上有李可和刘玉栋的掩护,更容易获得两个底角的三分机会。

奈何广东对李楠的三分守得非常坚决,朱芳雨和宋希两人快速轮转,堵上了两边底角的漏洞。

“广东队的做法是正確的,只要限制住八一的三分,即使比赛被拖进加时,他们还有体能优势。”张卫平对场上僵持的局面作出了分析。

孙正平赞同道:“只剩13.7秒,留给八一队的时间不多了。哦?看来八一要调整战术了……”

赛场上,八一队的几位老將目光交匯,迅速做出了决定。

刘玉栋藉助掩护,突然提到罚球区接球,两队原有的站位平衡瞬间被打破。

当杜锋上前进行贴身防守时,“战神”立刻將球传回外线,紧接著再次利用掩护移动到左侧低位。

“换!快换!”

追防过程中,杜锋被李可构筑的人墙所阻挡,他急忙大声提醒王溯进行换防。

王溯反应迅速,他预判到了刘玉栋的行动路线,提前站位封堵,逼得对方只能退往短角区的远端。

闪切篮下抢两分的战术被识破,这让八一眾將颇感可惜,不过现在这种局面也是他们能接受的。

让经验丰富的刘玉栋单打年仅17岁的王溯,原本就是他们前一个回合制定的战术。

在没有出现空位三分机会的情况下,稳扎稳打追平比分並拖入加时赛,对八一队而言也是个不错的结果。

对於外界预测“加时赛將对年轻的广东队有利”的说法,八一队的球员们不屑一顾,他们坚信老將们的硬战经验足以压倒这支青年军!

场上八一队发起进攻,范斌精准地把球吊给刘玉栋,隨后他指挥队友拉到另一侧,清理出足够的单打空间。

广东队的其他球员不敢贸然包夹,他们只能寄希望於年轻的王溯能够再次创造奇蹟……

“战神”vs“菜鸟”,球馆空气的流动变得缓慢,这是今晚两人极其关键的一次对位。

观察著对手的防守站位,刘玉栋先是尝试两个大迴环,见没能晃动王溯的重心,果断转换打法。

他背对著篮筐,宽厚的背脊像一堵移动的城墙,结结实实地將王溯卡在身后。

两人体型悬殊,刘玉栋腰腹发力,进行了首次背打尝试,但很快被王溯的力量反推了回来。

“青涩莽撞,只会蛮力对抗,空有高度分量不足。”刘玉栋快速在心中作出评估。

他重整旗鼓,用左肘轻推王溯的肩旁,隨后突然向右侧转身,脚步晃动,让人看不清虚实。

这是“战神”的拿手绝技,这个系列赛中,他多次用这招晃开广东队的外援积臣,命中关键跳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