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阴阳、道家、儒家会面,失了泼天造化(2/2)

如此简单的计谋都未看透,居然把王翦调了回去。

没有此人坐镇,一旦动起手来,刻间便可解决,分出胜负。

其他官员一看王翦大將军亲自出动,略有几分意外。

此等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可是让这位大將军前往,会不会有点大材小用?

但如今命令已下,眾人也不好违背嬴少阳的命令。

“眾位卿家无事退下吧!”

嬴少阳摆了摆手,不再继续。

“臣等告退。”

眾臣行礼拜见,退出正堂。

时间很快过去半个月。

祖龙葬礼也渐渐进入尾声。

嬴少阳的灵前登基仪式,都已准备停当。

因为是在灵前登基,议事不能太过。

只是置办龙袍龙椅,使得场面看著还过得去就行。

不那么素净。

灵堂內,金棺之中的大罗气息正在不断地褪去。

嬴少阳自身气运越发浑厚、厚重。

他如今依旧是在灵堂之中守灵。

可是哪怕跪在那里,也如一条巨龙盘卷,隨时可能飞天而起,直衝九天。

眾多公子看著他的背影,眼中无比恐惧。

有些被气势摄住,不敢相处太久。

赵高等人看到他的背影时,都是心惊胆战。

那种感觉就像是面对祖龙年轻的时候一样,威严日盛!

他们也只能盼著日子,想著造反之日快一点到来。

馆驛中间一个房间內,嬴子楚好似个无头苍蝇一般左右踱步。

张良则是淡然无比地坐在那里喝茶。

“都火烧眉毛了,你还有心情喝茶?”

子楚瞥见张良这副轻鬆自在的模样,气得不行。

他本质上和胡亥差不多。

只不过占据了母亲的优势,在楚地经营多年,有一块属於自己的地盘。

事到临头,眼看嬴少阳身上威势日盛。

灵前登基的仪式也已准备停当,自己却找不到任何方法,哪里能不急?

眼前那些事情泄露出去,自己可是有性命之忧!

哪怕是面对平素较为尊重的张良,这时也忍不住开口呵斥。

“公子切莫著急。”

“一动不如一静,现在有人比我们更急。”

张良放下茶盏,淡然一笑。

此言一出,嬴子楚怔了怔,“你是说……”

“不错,暗中联络六国余孽的那些人,看到这位太子殿下如此威势,肯定会比我们更著急,而他们就是我们的马前卒。”

“要知道,公子您可是得到了四位公子的相助,还有著楚地人心,数十万兵马。”

“若他们打个你死我活,只剩下公子这一路,岂不是独占鰲头。”

张良三言两语,把子楚说得心怒放。

“张先生说得甚是,可现在咱们就什么都不做,我总觉得很不自在!”

子楚大为赞同。

只是他不敢让自己平静下来。

“公子,越是现在这种情况,越不能做什么,咱们只能等!”

张良认真叮嘱。

子楚听到他所说的话,虽然心中实在等不下去,可为了那可能捉摸得到的地位,也只能认同。

咸阳城內,阴阳家东皇殿內。

公孙长生將两位客人请了进来。

“逍遥道兄、荀子,请坐!”

这正是得了传信,前来咸阳的道家、儒家掌门人。

逍遥子著一袭素色道袍,周身仙气繚绕,乃是一尊得道真仙!

荀子则是一身白色儒士装束,气息明显更胜一筹。

不过儒家修行不显於外,乃是內修道德。

纵然是公孙长生也看不出来荀子具体的修为,如同雾里看一般。

两人来咸阳的时间差不多,刚好一起前来拜访。

下人送来茶水,三人各自取了饮了一口。

“难得两位道兄亲自前来,长生感激不尽!”

公孙长生还想客套几句。

逍遥子放下茶盏瞪了他一眼。

“你传信我们怎可不来?”

“只是你信中所说到底是真是假?”

逍遥子没好气骂了一句,又急著问道。

“此事確实是真的,那一日太子亲自到我阴阳家……”

公孙长生把当日的情况说了出来。

逍遥子、荀子听完之后,面色微变。

“这等大事,最忌摇摆不定。”

“你若无心此事,当时便应该拒绝。”

“太子殿下纵然颇为不喜,也不会对你有多少恶感。”

“可是你犹疑不定,反倒会让其心中生厌。”

逍遥子嘆了一声,摇摇头。

对於老友如此举动,颇为无奈。

“这……”

公孙长生一时想不明白其中关键。

荀子看得明白,他嘆了一声:

“长生兄,雪中不送炭,锦上添便也无用。”

“秦经歷几百余年,国运庞大,昔日方仙道成为国教,得了泼天造化。”

“但数百年前,徐福前往四海至今未归,方仙道没落下去,国教之名名不副实。”

“如果长生兄当日果断同意,国教之名或许就是你阴阳家的,你將从而得到滔天运道。”

荀子细细解释一番。

公孙长生明白其中关键,一声长嘆。

此时的他就好像一个赌徒,看见错失一张大牌,很是懊悔。

“不过长生兄此举倒也是多有考虑,谁知道这位太子能不能正式登基?”

“当时始皇帝驾崩,仙秦如同没了脊樑。”

“要陪著这样的仙秦继续成长,对阴阳家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逍遥子看到老友如此神情,便从另外一方面来开导他。

“道兄无须如此!”

“当日错过机会,如今若是再退出,那我阴阳家在仙秦就没有任何地位可言。”

“不如两位朋友也陪我赌一把,只要太子能够顺利继位,诸子百家身后还有诸多势力掺和,但怎么也比不过我们三家联手。”

“届时国家气运我们三教共掌,不分彼此,如何?”

公孙长生目光灼灼地打量著逍遥子和荀子,想出一个补救的办法。

日后嬴少阳问起,他便可说那日同意,只是阴阳家势力薄弱,不敢受太子殿下如此重视。

便传信上道家、儒家,共同加入大秦,以表自己心意。

那时太子必然会看重於他,他也能从中得到更多好处,壮大阴阳家。

见到公孙长生如此果决,荀子和逍遥子心中一动。

国教之名对他们来说也颇有吸引力。

尤其是当年的方仙教,从籍籍无名到威震天下。

虽中间略有波折,如同彗星一般璀璨一时。

可也足够。

有多少势力默默无闻积攒力量,到最后都没有任何的波动。

甚为可惜!

“但是现在灵山来人,估计和始皇帝驾崩一事有些关係。”

“你我对上灵山,恐怕……”

逍遥子知道灵山那边的势力颇为强大,自己等人不好应对。

“难道还能出现一尊无缺太乙不成?”

“只要不出现太乙,咱们三家还有解决不了的吗?”

公孙长生开口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