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勃律危矣(1/2)

东宫承恩殿內,气氛凝重如铁。李瑛负手立於巨大的舆图前,目不转睛地盯著舆图西北那片广袤而复杂的区域——河西走廊。

他的指尖,正划过凉州、甘州、肃州、沙州这些如同珍珠般串联在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最终停留在更西边,一个被特意標註出来的小国:勃律。

“坐骑之劣,如断我臂膀。”李瑛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著一丝惭愧,“王忠嗣之『乌云踏雪』,哥舒翰之河曲巨马,李琰之西域龙驹,非等閒凡马可敌!”

“若无足以与之匹敌,甚至超越之神骏,千秋节马球场上,我等纵有通天之智、撼山之勇,亦不过是砧板鱼肉,任人宰割,更遑论,击败吐蕃、回紇那些在马背上长大的虎狼之师?”

面色沉凝的高適:“汗血天马后裔,乃破局唯一之匙,此等神物,唯有河西走廊,唯有深入西域,与胡商巨贾、乃至大食波斯之豪强交易,方有一线可能得之!”他的手指轻轻敲在舆图“河西”二字之上,发出沉闷的迴响。

隨后他猛地抱拳:“殿下!高適愿往,纵使黄沙埋骨,刀山火海,亦必为殿下,为我大唐,寻回那踏破贺兰的神驹。”

李白亦是豪气顿生:“太白生於商贾之家,略懂商业伎俩,愿为高达夫兄,诗酒壮行,剑胆相隨!”

李邕捻须沉吟:“河西胡商,势力盘根错节,非强力与重金不可得。殿下需赐予高达夫足以震慑宵小、叩开商门之信物与资財。”

就在李瑛頷首,欲將河西寻马的重任与细节託付高適之际。

“报——!!!勃律国使者有急事覲见殿下。”

“传!”

一声悽厉而沙哑的嘶喊撕裂了东宫的寧静,一名风尘僕僕、甲冑破碎、浑身浴血的军士,在两名东宫侍卫的搀扶下,几乎是滚爬著冲入殿內!他手中死死攥著一卷被血污和尘土浸染得几乎看不出原色的军报捲轴!

“殿下!千里加急!勃律....国急报!”那军士声音嘶哑,带著长途奔命后的极度疲惫和深入骨髓的恐惧,“吐蕃赞普亲率大军,猛攻勃律!勃律王泥难,率部死战月余,节节败退,王城.....王城已岌岌可危,泥难王遣死士十数批突围求援,唯......唯末將一人得脱。”

“勃律王泣血上奏:本国多次派遣使节前往河西求援,然节度使崔希逸至若惘然,若再无援兵,勃律....恐只能举国....降蕃了!”

“什么?!”殿內眾人脸色剧变,勃律!

李瑛一个箭步衝上前,劈手夺过那染血的军报,展开一看,字跡潦草而绝望,多处被血渍晕染,但“吐蕃数万”、“王城被围”、“死伤枕藉”、“粮尽援绝”、“旦夕將陷”等字眼,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眼底!

“勃律....”李瑛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西域之西门,扼守吐蕃北上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闐、焉耆)之咽喉。”

勃律若失,吐蕃铁蹄便可长驱直入,直捣安西腹地!届时,我大唐经营百年之西域屏障,將轰然崩塌!河西、陇右,亦將永无寧日,此乃国门之危!

一股源自歷史深处、属於李英的记忆洪流,伴隨著这染血的战报,猛烈地衝击著李瑛的识海,他清晰地“看到”了那个名字:崔希逸!现任河西节度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