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廉颇老矣(1/2)
萼楼下,张九龄、李适之等一眾太子派官员,在经歷最初的震惊与无措后,眼见太子李瑛浑身浴血却气势如虹,王忠嗣擒贼擒王当眾揭穿阴谋。
东宫旅賁军与金吾卫如神兵天降,眾臣心中积压已久的愤懣与对国本的担忧瞬间压倒了恐惧。
不知是谁率先高呼一声“请陛下退位,以安社稷!”,紧接著,这些平日温文尔雅的文臣,竟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纷纷躬身俯首,齐声高呼:“请陛下退位!请陛下退位!”
声浪虽不及军士雄壮,却带著一股文人的錚錚铁骨,匯入那逼宫的洪流之中。
其中如薛愿、张守珪等本就文武双全者,更是毫不犹豫地夺过身边惊慌失措的侍卫手中兵器,与衝杀过来的东宫六率將士匯合,死死拱卫在萼楼下,形成一道血肉屏障,决意不让任何企图伤害太子之人再前进一步。
勤政务本楼上,陈玄礼眼见太子党羽竟也公然附逆,而楼下叛军气势如虹,皇帝陛下气得浑身发抖,忠王瘫软,李林甫面色阴沉却一时无策。
他知道,此刻唯有自己这根支柱绝不能垮,他猛地一跺脚,甲叶鏗鏘,向摇摇欲坠的李隆基单膝抱拳,声音嘶哑却决绝:“陛下,叛军猖獗,臣请命,率禁军镇压逆党,清剿叛军。”
不待李隆基回应,陈玄礼猛地转身,拔出佩剑,对著楼下那些仍在与东宫军士混战、或因局势突变而有些茫然的禁军部下厉声高喝:“眾將士听令,东宫李瑛,公然兵变,挟持百官,逼迫圣上,形同谋逆,龙武、神策军即刻便到,隨本將诛杀叛贼,护卫陛下,凡有抵抗者,格杀勿论!”
在他的指挥和积威之下,原本有些混乱的禁军仿佛找到了主心骨,攻势顿时凌厉起来,与薛愿、张守珪等人率领的东宫六率及部分反正的金吾卫,在广场上展开了更为惨烈的正面衝突,刀光剑影,血肉横飞,节日的广场顷刻间化作了修罗战场。
王忠嗣见状,虎目圆睁,大喝一声:“陈玄礼,休要执迷不悟,助紂为虐。”挥刀便向他衝去。
两名昔日或许曾並肩作战、如今却各为其主的大唐名將,瞬间廝杀在一起。刀锋碰撞,火星四溅,每一次交锋都蕴含著千钧之力,凶险万分。
陈玄礼一边格挡王忠嗣势大力沉的劈砍,一边试图稳定军心,高声喊道:“王忠嗣,尔等叛逆,不过是困兽之斗,兴庆宫外,龙武、神策大军顷刻便至,届时尔等皆为齏粉!”
萼楼上的李瑛,冷眼俯瞰著楼下惨烈的廝杀,闻言不由发出一声嗤笑,声音清朗,穿透战场的喧囂:“陈將军,何必自欺欺人?你指望的龙武、神策援军,此刻怕是自身难保,更別说踏入这兴庆宫一步了。”
他声音带著掌控一切的自信:“本宫的东宫旅賁军,联合效忠本宫的金吾卫弟兄,早已控制了兴庆门、金明门,你麾下的龙武、神策军固然神武,可想突破这两道宫门,绝非一时半刻之功。”
李瑛话锋一转,颇有玩味地说道:“更何况本宫已让李太白,亲自前往金明门外,迎候各国前来道贺的使臣,同时,告知长安黎民,千秋盛宴,与民同乐,宫门处將派发宴会剩余酒食用品,此刻,金明门、兴庆门外,想必已是万民匯聚,摩肩接踵,更有各国使节驻足观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