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000所和轰7(2/2)
张首长笑著解释道:“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是,要拿到如此先进的装备,非得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不可。一时之间,竟觉得得来如此顺利反倒有些不真实了。**”
萧首长也深有同感地说:“刚听到这消息时,感觉简直像做了场梦。这不,恰好和张首长同在部里,又赶上与东吕部长会晤,就一道来亲自和你见一面,当面验证一下这个好消息。”
张首长接著表示:“待过些时日,我们会安排一次到你们基地的实地考察。”
见海、空两位首长与东吕部长都在场,林振凯便主动问道:“关於这个轰7项目,几位首长对其技战术指標可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或构想?”
萧首长、张首长和东吕三人见林振凯开门见山,也不绕弯子。
萧首长当仁不让地提出海军诉求:“我们海军对轰7的核心要求就四条。第一,反舰作战必须形成饱和打击能力:必须能稳定掛载4枚轻型反舰飞弹,確保一次出击就能对中小型水面舰艇编队构成有效威胁。”
“第二,生存性要求:完成对海突击任务后,绝不能在返航途中变成任人宰割的靶子!飞机必须具备较强的中低空缠斗自卫能力,能在遭遇敌舰载或岸基战斗机拦截时,拥有一定程度的对抗和摆脱能力。”
“第三,航程是第一保障:作战半径必须达到1600公里以上,確保能覆盖我方主要预设作战海域。”
“第四,突击模式要求:必须以低空/超低空高速突破敌防线,要求飞机具备优异的低空/超低空高速突防能力,有效规避敌方舰载雷达探测和早期防空火力拦截。这四条硬指標,是我们海军基於当前及可预见的未来海上威胁態势,立足轰7平台提出的刚性需求。”
张首长紧接著补充空军视角:“海军要求的大航程,对我们空军执行战役纵深打击任务同样必不可少!我们同样急需这种具备大航程、能长时间滯留在敌方纵深的打击平台。我们的首要作战任务,在於摧毁敌方部署在纵深地带的重兵集群和战略节点。
“因此,轰7的载弹量必须满足高强度打击需求,打击精度也至关重要。低空高速突防同样是生存的关键!但我们的主要战场环境是复杂的山地和丘陵地形,这就要求轰7必须具备卓越的低空地形跟隨能力和灵活敏捷的机动性,能够紧贴险峻多变的山势飞行,有效规避复杂地形和敌方部署严密的多层野战防空火力网。简而言之,海军需要的是海上:低、快、狠、跑;我们空军需要的是山间:稳、钻、准、归!这种大航程叠加复杂地形下低空突防的核心能力,是我军空基力量实施战役纵深突击不可或缺的基础!”
东吕部长见双方阐述完毕,从中协调道:“这样安排比较妥当,请两位回去后,將各自的需求整理成规范化的技术规格书,再正式递交1000所。小林同志,你看这样如何?”
林振凯点头应道:“可以。不过东吕部长,有您在场见证,我希望海、空军首长提出的指標方案一旦经双方確认並正式下达,就应当保持稳定,不宜再频繁变更调整了。”
张首长一听这话,心下瞭然林振凯这话是意有所指。过去空军確实存在装备研製过程中技术指標反覆变动导致研製严重拖期的问题。
张首长只能报以苦笑:“好的,林同志。这次指標定下来后,我们一定严格执行,不会再轻易改动。”
东部长也半开玩笑地揶揄道:“看来小林同志也深知你们空军那个『朝令夕改』的毛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