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祥瑞(2/2)

听到天子的召唤,刚刚回到尚书台不久的刘虞有些惊讶,不明白自己怎么去而復返。

“带路吧。”刘焉站了起来,对著侍从说道,刘虞与张喜也跟了上来。

张喜乃是前汉赵王张敖之后,也就是高皇帝兄弟张耳的后人,异姓王被剪除之后,张敖之子便定居於汝南细阳,两汉时期一直是显贵之家,世食汉禄,司空张济之弟,如今担任卫尉。

孝桓皇帝时,有一个善於相面之人名叫龙渊,刘宏去请龙渊相面,龙渊看完以后就极为肯定的说:“您以后必会极位。”

刘宏当时年少,还没有想过自己能当天子,毕竟他只是一个落魄侯爵,便问道:“我家里太穷了,还欠了一大堆钱,还会变得富贵吗?”

“您的相貌说明了这点。”龙渊表示自己看相从来没错过,小刘宏便极为高兴的回家,跟董太后说了这个消息,表示自己將来一定会显贵。

后来张济请龙渊相面,龙渊说:“您跟著刘宏做事,可以当到三公。”

张济家世渊源,喜好儒学,当即大惊,一个落魄侯爵怎么可能让他当三公?但是想想孝桓皇帝並无子嗣,而刘宏跟孝桓皇帝的血缘关係又很近,说不定就有迎立刘宏的时候。

张济因此跟著刘宏,尽力为他偿债,並钱数百万为他修居业。

孝桓皇帝去世后,刘宏被迎为天子,杨赐向朝廷推荐张济明习典训,因此张济与杨赐、刘宽皆在华光殿侍讲。光和二年,时任太常的张济被拜为司空,中平元年,黄幣起事,张济因久病而免官。

“臣等拜见陛下。”尚书台与嘉德殿並不远,三人片刻之后就来到了嘉德殿。

“都起来吧。”刘辩指了指席位,让三人坐下。

“谢陛下。”三人起身,隨后来到席位坐下。

“这些奏疏你们可都看过。”刘辩让人將关於祥瑞的奏疏全部拿了出来,放到了三人案上。

这些奏疏三人没有全部看过,但是也看过一部分,三人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有关祥瑞的奏疏,有些不明所以的看向刘辩。

“这些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在朕这里?”刘辩直接问道,三人立即明白了刘辩的態度,他们应该直接將这些奏疏打回。

只是这不应该打回啊!要是打回祥瑞相关的奏疏,等天子知道这件事,那他们可没办法跟天子交代!毕竟你连祥瑞都敢阻拦,接下来你还敢干什么?

“臣知罪。”刘焉直接请罪,表示都是自己的锅,下次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刘虞和张喜也立即跟上了刘焉的动作。

虽然不明白天子为什么不满,但是请罪就完事了。

“你们几人当然有问题,但是朕不想追究你们的责任,问题在於这些奏疏为什么会出现?他们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奏疏!”刘辩再次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奏疏的不满。

“陛下,祥瑞—”刘焉想了一下,表示天子你做的太棒了,自然会有祥瑞降世,只是在刘辩的眼神逼迫下,声音越来越小,最终老老实实闭口不言。

“你们大概以为这是在给朕报喜吧?”刘辩目光幽幽的看著三人。

“叛乱还在继续,黑山军还没有解决,流民还在四处游荡,百姓还在流离失所,司徒跟我说这些,是觉得这样已经足够了吗?”

“朕眼睛不瞎,看得到天下的乱象,这些祥瑞不是喜讯,是在打朕的脸,打朝廷的脸,告诉天下人朝廷看不到天下疾苦,朝廷一直在醉生梦死!”

“朕要的喜讯不是这些狗屁祥瑞,真要是有祥瑞,那就是他们告诉朕今年治下增加了多少人口,今年生產了多少粮食,今年有多少流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而不是这些不能吃不能喝的死物!”刘辩一手指看外面的广阔天地,有些生气的说道。

“臣”刘焉要再次请罪,但是被刘辩拦住了。

“司徒不用请罪,朕也没有对司徒问罪的心思,今天的重点在於这些奏疏。”刘辩伸手示意刘焉別说了,还是討论正事。

“这些都是郡县报上来的奏疏,一天天的正事不干,这些祥瑞既不能吃,也不能喝,更不能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官吏挖空心思做这种事情,让朕如何能够安心?”

“祥瑞?编出来骗朕的东西!”这话就比较严重了,真要论罪那就是欺君之罪!

“朕让你们过来,就是討论一下怎么处理这些人。”刘辩直接说道。

刘焉三人也明白了刘辩的意思,天子要处理一批人,但是不会有太严厉的处罚,不会按照欺君之罪来处理,但是肯定会有人丟官。

“陛下,地方郡县—”刘焉当即表示要严肃处理,应该罢免一批人,让其他官吏引以为戒。

“到时候就由司徒將这件事拿到朝会上说吧。”刘辩听完以后,对著刘焉说道。

“臣遵旨。”刘焉应了下来。

走出嘉德殿,三人鬆了一口气,对视一眼后返回尚书台。

“最新的一封祥最新的奏疏是颖川郡发来的?”刘焉想了想,对著二人询问道。

“嗯,阴郡守陈奏的。”刘虞回道。

“那—”张喜有些迟疑。

“要处理一批人,自然是警示效果越强越好。”刘焉顿了顿,直接说道。

“现在又没有皇后,眼下得罪就得罪吧,慎侯都被处理了,还能有谁的关係大过慎侯?”刘虞补充了一句。

三人隨即闭口不言,有些事情不適合在大庭广眾之下討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