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为陛下上马杀敌(1/2)
第276章 为陛下上马杀敌
朝会之上,关於司空的任命问题,太尉卢植起身推荐了御史中丞萧暖,表示萧暖可以担当得起这个责任。
这个人选並不是大家预料中的杨彪,三世三公的弘农杨氏有太高的人望了,只是萧璦也不差,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重臣,在百官同僚中素有声望,若是说完全压制杨彪那不可能,但若是说杨彪能压制萧瑗那也不可能,这其中的分別就在於天子的態度。
天子的態度可想而知,对於卢植的举荐表示很是认同,表示萧璦此前前往三州督抚算税事务完成的相当不错,他早就想將萧璦提拔为三公了!
下一刻,早就准备好的仪式和印綬就呈了上来,在朝会之上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册封三公的仪式,杨彪看著人群中满面红光的萧瑗,內心说不羡慕也是假的,毕竟那可是三公啊!
只是他心中也有一抹犹疑,他是不是担任不了三公?
杨彪不知道这个答案,三公的任命只能由天子做主,其余人只有推荐的权力,天子要是不接受推荐那也没有办法,而且三公的任命都是由天子找人商议,这其中的奥妙也不可能传递到外界,他只能被动的等待。
很显然,他没有进入天子的心腹圈层,也没有进入决策层。天子让他担任的一直都是閒职,光禄大夫、諫议大夫从名字里的大夫就能知道,这是一种类似於客卿的职位,足够清贵,也不会跟人有利益上的衝突,没有一定的家世、人脉、声望也担任不了这种职位,这种职位也能积累声望、人脉,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权力。
过去杨彪这种人对这种职位那是十分喜欢,按部就班的在清贵职位上歷练,三公之位那是唾手可得,但是现在的情况很明显发生了变化,天子在增大三公的权力!
三公的確足够尊贵,位及人臣之首,但是歷代天子一直在虚化三公,而刘辩在给三公扩权,卢植这个太尉甚至能够去领导军队,这在过去是难以想像的。
朝会结束,群臣起身送別刘辩,待刘辩消失在大殿中,眾人也准备离开。
“执金吾留步,陛下请执金吾过去一趟。”侍从走了过来,对著董卓说道。
董卓愣了一下,隨后笑著说道:“还请带路。”
董卓对萧璦担任司空倒没有什么想法,他知道若是自己担任三公,群臣绝对能一哄而上將他从三公的位置上赶下来,出身凉州且不是经学世家,还是靠战功打上来的,董卓也知道自己在群臣之中没有名望,也没有做过这个梦。
但是董卓也知足了,袁氏倒台以后他没有受到一点牵连,陛下甚至还让他担任执金吾,做官当作执金吾可是光武帝所言,陛下能够对他如此信任,他已经很是知足,没必要为了虚无縹緲的三公而自己內耗,董卓也知道自己年龄大了,在执金吾这个位置上干上两年就可以请辞致仕,不管陛下给他什么退休待遇,他也是实打实的侯爵,养老不成问题。
“臣董卓拜见陛下。”董卓走了进来,对著刘辩行礼。
“董卿起来吧。”刘辩抬手示意董卓起身,让董卓坐下说话。
“谢陛下。”董卓起身,坐了下来。
“饭食一会儿才能送过来,董卿若是饿了可以拿点心先垫一下。”刘辩笑著说道。
年岁的增长並没有让董卓跟其他老人一样食欲不振隨后慢慢瘦下去,董卓的体重反而直线上升,毕竟他也不用再劳心劳力,未来的人生也一眼能够望到头,也没有儿孙让自己忧虑,董卓放纵一点也是可以理解。
“谢陛下。”董卓也没有客气,直接拿起果脯和点心吃了起来。
他確实有点饿了,在京担任高官就这点不好,朝会的时候必须得饿肚子,董卓也有些怀念当并州刺史的时候,那时候他想吃就吃,根本没有这么多束缚。
董卓虽然为人豪爽,但是也不是没有脑子,不可能真的在刘辩面前大吃大喝,吃了一点也就停了下来,没听到陛下刚才说饭食等下就能送过来,他董卓也能跟陛下吃一顿饭,总得留点肚子。
“朕准备对黑山军动手,將这块顽疾彻底解决。”等到董卓停下,刘辩也说出了自己叫董卓过来的原因。
“臣虽年老,但依旧可以为陛下上马杀敌!”董卓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表示自己依旧可以亲临战阵。
“这倒不用,董卿为国征战一生·”刘辩看了看董卓肥硕的体魄,表示他不会为难董卓,也不会为难马匹,就董卓现在的体重,对於骑乘马匹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眼下朝廷已经將黑山军团团围困,只有一个缺口,那就是河东郡,过去董卿也担任过河东郡守,对於河东肯定也有很多了解。朕如今要往河东郡派遣军队,需要一个压阵之人—”刘辩表示如今军队中的那些將领都太过稚嫩,需要一名老將压住这些年轻人,董卓便是他心自中的不二人选,一方面可以將自己的经验传授给那些年轻人,另一方面也是確保剿灭黑山军的顺利进行。
“陛下指向哪里,臣就打向哪里!”董卓並没有討价还价,表示他可以按照刘辩的命令隨时出动。
“董卿可曾想过身后事?”刘辩接著问了一个不太礼貌的问题。
“臣”董卓不明白刘辩想做什么。
“董卿毕竟有爵位在身,眼下又只有一个孙女,董卿若是愿意,朕也可以下旨让女子袭爵。”刘辩语气轻鬆的说道。
女子封爵在大汉並不少见,许负,一个非常有名的女相师,被高皇帝封为侯爵,开启了女子封爵的先例,但是女子袭爵这件事还没有发生过,毕竟被封侯的女子也有儿子。
刘辩不清楚董卓內心如何想的,董氏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董卓也不是孤身一人,弟弟董晏是有儿子的,若是董卓愿意的话,也可以让侄子袭爵,刘辩如今也就是给董卓一个新的选择,让董卓的孙女继承董卓出生入死打下的爵位。
侄子的確是董家的人,但是並没有过继给董卓,有些事情也有些理不清,董卓一死,那董卓这一脉也就没有了后裔,即便將爵位继承给孙女也只是延缓一下这个过程。
“臣多谢陛下,只是兹事体大,一时之间臣也有些难以决断。”董卓犹豫一下,还是没有做出决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