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种子(1/2)

周怀政虽然对太子的死而復生视为神跡,

但他对太子的呵护、照顾有加,

只是因为有把柄被其掌控,

神跡至多能赏心悦目,

而做出谋逆之事,却真的会被分尸捣泥,

听太子话里的意思,忠心官家的下场悽惨,

这是刻意拉拢?

可是如果太子想与他联盟,为何讲谋逆的后果,

这样讲岂不是嚇得他踌躇不敢?

为何讲刘娘娘篡位?

这是提醒他小心刘娘娘,还是在替刘娘娘传达信息?

但是刘娘娘对太子並无太大的兴趣,

他们不会有这样的互动,

太子这是意欲何为?

周怀政的脑袋里不一会儿已是一锅沌粥状態,

头疼欲裂间,只能搁置思绪,用心安排太子的早膳。

在赵祐的视角来看,

他並无任何力量能与官家抗衡,

只有堪堪自保的能力,

周怀政此时的地位,无能力帮他。

名义上是在为周怀政推演天命,

实际上,却是在其心底悄悄地埋下一颗若有若无的种子,

至於会不会萌芽,

什么时候,在何种方式下萌芽,

长出什么芽,

只要耐心地给些阳光、合適的养分,

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待到山烂漫时,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对赵祐来讲,不是很难,

目前重要的是,拿下飞龙关,活著回汴京。

***

出门在外,不似在益州內城,

在那里,有全国各地的厨师,精心做一些可口的美食,

且每日零食不断,

此刻一把核桃仁塞进嘴里,依然满口溢香,

但是一路的顛簸,罕有完整大块的留存,

且无人耐心剥核桃仁衣,苦涩让人不想吞咽。

虽然隨军的厨子尽力而为,

对於口感已特別挑剔的赵祐来讲,

只能管饱,无美味可言,

可是总不能为了口吃的,就放弃太子之位,默默等死。

马背上疾驰的赵祐內心不悦,

但是耳边呼呼的风声,与被快速甩在身后的风景,

令他颇有快感,不多时,已隨风带走了大部分的烦闷情绪。

中途驛站休息,

官舍区的房间比不了益州城的典雅、奢华,

却也乾净、宽敞,

窗户前一张木桌,笔墨纸砚整齐摆放,

此刻已入黄昏,

桌上虽有一盏烛火摇曳,室內光线依然暗淡,

窗外的月光轻洒著赵祐的面颊,一切显得温柔、静謐,

经过多日的风吹日晒,他的脸色有了些成人的黢黑,

直观的稚嫩少了许多,

与九岁孩子相较,给人一种淡淡的成熟感,

他把手里的《道德经》翻了一页,挖挖鼻孔仔细品读间,

周怀政稟报,杨怀忠有事求见

“让他进来”

离飞龙关越来越近,

一路上杨怀忠拜会的频次越来越稠密,

可以用早中晚三次问安来形容,

杨怀忠的此番动作只是各为其主的表现,

或者官家、太子之间,他无法二选一,只能尽力而为,

太子上当,甘愿退位,不是他的错,

且太子退位后,对他无任何威胁,他乐见其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