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外行指挥內行(1/2)

入夜,马千乘召集马江、李明及数位当地人,商议如何修筑一条从冷水溪通往黄水坝的大路。

马江已在此地驻守三年有余,对周边地形了如指掌。

他详细讲述了冷水溪至黄水坝沿途的地形地势,最后总结道:“冷水溪到黄水坝的小路,是当地人百年来出山的捷径,除了扩宽这条小路,恐怕別无他法。”

在场当地人纷纷点头附和,就连对地形不甚熟悉的李明、谭千户以及马刚、马强等人,也觉得此言有理。

不料,马千乘却开口道:“非也,我有更好的方案。”

眾人闻言,尽皆愕然。

马千乘微微一笑。

前世身为军事学院教习,观察地形与组织野外训练本就是他的必修课。

一路走来,他早已將沿途地形地势勘察得一清二楚,心中关於修路的方案也逐渐成型。

他取出一张宣纸铺展在桌上,开始绘製从黄水坝到冷水溪的地形图。

遇到记忆模糊或需要著重標註的地方,便拿出白天绘製的草图仔细对照。

一刻钟后,一张详尽的地形图便跃然纸上。

他指著图纸说道:“诸位请看,这是黄水坝至冷水溪的地形全貌。目前两地通行的山路,需要淌过两条河流、绕过三道悬崖,道路狭窄崎嶇,根本无法满足大部队通行需求。”

说著,他用笔在图上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线路:“此两条河流,分別是油草河与冷水溪,两河各有一段河面开阔、水流平缓的河段。

我的方案是,在这四处河段修建码头,利用船只或竹筏通行两段河道,同时沿河岸低洼地带开闢道路,穿越山谷......”

眾人听罢,纷纷陷入沉思。

片刻后,马江率先抚掌称讚:“少主此计大妙!日后矿场开採时,大量物资需从黄水坝运往矿场,开採出的银锭也需外运,那条羊肠小道確实难堪大用,修筑一条大路已是当务之急。”

他隨即建议,在各码头设立仓库並派兵驻守,以利於运输並保障安全。

李明则说道:“眼下已近十月,冬季即將来临,届时会面临道路结冰与河流封冻的问题。”

他针对可能出现的状况,提出了相应应对措施。

综合眾人对修路方案的建议后,马千乘果断拍板:“甚好。就按此方案修筑大路。明日我等便返回黄水坝,正式启动修路工程!”

次日清晨。

马千乘带著谭千户、马刚和马强,与马江、李明辞別后,踏上了返回黄水坝的山间小路。

朝霞与晨光交织中,马千乘佇立在一座小山上,眺望土司府所在的西北方向,心中暗自思忖:玉儿和二叔该开始训练“白杆兵”了吧?

与此同时。

古城坝土司城,城北军营。

秦良玉与马斗解相继出现在军营门口,一前一后步入军营。

马斗解望向军营主帐前的空地,只见一堆堆白桿枪摆放得整整齐齐,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

白桿枪,长十尺(约三米三),採用白蜡木製成,通体洁白,具有极强的柔韧性和抗劈裂性,可弯曲一百八十度而不会折断。

其顶部为锋利的矛头,侧翼配有带刃铁鉤,可砍击或鉤拉敌人。

其底部装有坚硬铁环,既可锤击,也可与其他长矛相接,成为攀爬工具。

当日,送別马千乘后,马斗解找到秦良玉商议,提出將留守的一千五百名將士全部换上白桿枪,训练成“白杆兵”。

秦良玉闻言大惊失色,內心惊骇不已。

白桿枪本是她结合秦氏家族长鉤枪改进而来,莫说外界,即便在秦氏家族中,知晓之人也寥寥无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