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场比试的项目(1/2)

覃天保自是知道,“峒分制”协议確是父辈所签,但那时马氏大兵压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岂能不签?

少年时目睹的屈辱场景,他至今仍歷歷在目。

秦良玉冷哼道:“父辈的是非功过,后辈不宜妄议。我今日来桃村,正是要与覃族长商议,如何和平解决此事?”

和平解决?

覃天保与覃文龙面面相覷,如今明面上都兵戎相见了,何来和平可言?

秦良玉忽而敛去锋芒,语气温和:“我听黄族长说,覃、黄两族出兵只为提议恢復旧制,並无反叛之心。既然如此,何必大动干戈?坐下谈谈便是。”

覃天保狐疑地看向她:“此事不应由土司定夺吗?”

“不必!”秦良玉语气决绝,“土司已授我临机独断之权,此事我可全权处置!”

覃天保心中剧震,难怪女儿要为外孙筹谋长远了。

土司马斗斛竟將如此大权交予儿媳,可见马千乘的地位已固若金汤。

也罢,不如藉此机会挫挫她的锐气。

若能让她在土司心中失势,也算助了外孙一臂之力。

他望向秦良玉,沉声问道:“如何和平解决?”

秦良玉嘴角漾起一抹浅笑,抬手示意黄中极开口。

黄中极心领神会,当即道出秦良玉的提议,比试三场定输贏,以此划分盐场利益。

覃天保暗自叫好。

这法子確实高明,既避开了双方兵戎相见、血流成河的局面,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结果又能令对方心服口服。

一旁的覃文龙却追问:“比试內容是什么?项目由谁来定?”

这话问到了关键处。

若是项目全由马氏说了算,定会尽选其擅长的领域,比试反倒成了走过场。

覃天保立刻出声附和。

黄中极这时也意识到其中的关键,不禁面露忧色。

秦良玉看穿了他们的顾虑,坦然道:“比试內容自然与盐井盐场相关。至於具体项目,我提议由马、覃、黄三族各出一项,需得另外两族都认可,方可算作正式项目。”

闻言,覃天保、覃文龙与黄中极皆是一怔,脸上满是诧异。

竟会如此公平?

不对,这已然是偏向了。

覃、黄两族占了两个项目,在三战两胜的赛制里,无疑占尽优势。

覃天保仍有疑虑:“此话当真?”

“当真!”秦良玉语气果决,毫无半分迟疑,“马氏提议的项目,名为『千仞取卤』,你们觉得如何?”

所谓“千仞取卤”,就是派人从较深的盐井取出滷水。

这里的“千仞”(约两千米)只是形容井深,並非实际尺寸。

滷水则是饱含盐类矿物质(以氯化钠为主)的地下水溶液,由地表水渗入地下盐矿层(或盐丘)后,溶解盐分而成。

盐井正是通过抽取这类滷水,提炼出成品盐。

当时龙河盐场的盐井,多为川东主流的“大口浅井”,井口呈圆或方形,直径(或宽度)在三尺(约一米)至十尺(约三米三)之间。

井深多取决於滷水层埋藏深度,常见的在十丈(约三十三米)到二十丈(约六十六米),个別如龙河盐场的“鬼见愁”盐井,深度可达三十丈(约一百米)。

黄中极惊道:“副使,马氏竟提出这样的项目?”

下井取卤本是盐工的日常活计,覃氏的盐工传承千年,技艺早已炉火纯青,论熟练度远胜旁人。

他实在不解,秦良玉为何要选这样一个以己之短攻人之长的项目?

覃天保与覃文龙亦是同样心思,皆带著满脸诧异望向秦良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