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传说(2/2)
“正是。”
江青煊頷首,神情凝重道:
“此功法与灵气相互配套,皆属两仪道统之太阴正位,品级极高。”
他正欲为两人念诵玉简所录功法开篇纲要,谁知才一张口,喉咙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死死扼住,任凭他如何努力,竟只能发出“呃呃”的音节,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他心中一惊,下意识地看向田若苦,试探著唤道:
“师兄!”
声音竟又恢復了正常。
江青煊心头疑云陡生,立刻施法摄来地上一截枯枝,运转法力,以枝为笔,欲在石桌上刻下功法纲要。
然而,枯枝划过坚硬冰冷的桌面,却如同划过虚空,石桌上连一丝痕跡都未留下,依旧光滑如初。
“这...”
江青煊看著手中毫无变化的枯枝,又看看一片空白的石桌,一丝寒意缓缓爬上脊背,他立刻示意田若苦与王修远。
两人会意,再次催动全身法力,手指甚至泛起灵光,小心翼翼地去触碰那近在咫尺的玉简和玉盏。
然而,他们的指尖距离物品尚有寸许之时,便如同遇到了一层无形且坚固无比的屏障,任凭灵力如何衝击,竟无法再前进分毫,更遑论將其取出。
江青煊看著两人徒劳无功的努力,心中恍然,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
“本想將此功法收录门內,却是无能为力。看来,不但这玉匣认主,就连这功法玉简与这盛装灵气的玉盏亦只认我一人。旁人无法触碰,更无法窥其分毫。”
“定是那位前辈的手段无疑了。”
田若苦收回手,眉头紧蹙,语气中充满了敬畏与一丝无力感。
江青煊微微頷首,沉默片刻,脑海中忽然闪过一段尘封的记载。
他看向田若苦,缓缓开口道:
“师兄,我记得《太虚玄圣传道集》中,曾记有一段縹緲传说...”
“哦?”
田若苦略一挑眉,露出思索之色。
便见江青煊微微蹙眉,低声吟诵道:
“昔有太虚道人,步云霓而下尘寰,欲引有缘者共赴仙闕。
偶遇一乡野小童,道人示以玄妙,童晒其妄。
將欲行,便见道人抚掌而笑:『且观吾道造化之奇乎?』
倏忽,携小童凌万顷琉璃境。
但见素魄悬沧溟,海天皆一线。
道人探玉盏入海,俄顷盛得月魄盈盏,清辉流溢如琼浆。”
田若苦眼中光芒闪动,微微蹙眉,声音带著一丝神往,补充道:
“盏浮空自倾,小童不觉引颈承饮。
甫入喉,顿觉冰魄灌顶,生起无边玄妙。
素衣忽化鹤氅,草履顿作云舄,足下金莲骤生,周身祥云环涌。
童子乃伏地九叩,道人展袖引之,遂同驾玄虚直破九重霄而入仙闕。
自此坐观碧落潮生,臥听瑶台凤鸣,永驻虚天玄妙之境。”
江青煊微微頷首,缓缓道出传授最后的评述:
“后曰:蜉蝣安知天地之辽阔?
然一饮一啄,莫非千年因果;片言只盏,竟开通天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