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贝克街221B的信(2/2)
再之下是一封问候简讯。
“亲爱的福尔摩斯先生:我们愉快地通知您,您已获准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就读。隨信附上所需书籍及装备一览。”
“学期定於九月一日开始。我们將於七月三十一日前等候您的猫头鹰带来您的回信。”
“副校长,米勒娃·麦格,谨上”
这封厚重的信耗费二十多分钟。
看起来很荒谬。
“魔法”这个单词听起来就不切实际。福尔摩斯精通1891年前一百年以来的所有灵异事件,他本身也经歷过许多非比寻常的“怪诞”案件,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一案。可无一例外,这些都是有心之人企图脱罪、或装神弄鬼的手段。
“邓布利多”这个姓氏也很古怪,听起来像是用“邓布尔”与“多尔”捏造出的。
“麦格”倒是典型、常见的苏格兰姓氏。
以常理来看,这封信没几分可信度。
不过...
福尔摩斯走到窗边,拿起小琴提,弓弦一抖,忧鬱庄重的音乐响起,没多一会,就又急转低沉压抑。
巴赫的“恰空舞曲”。
他习惯在思考时拉上一曲。
魔法並非那么不能被接受。
自己身上已经发生了不可思议至极的事情——当自己报以必死的决心,与莫里亚蒂一同坠入莱辛巴赫瀑布深处后,並未迎来死亡的结局,而是来到一个世纪之后。
从1891年到1991年。
最奇妙的是,横跨整整一百年的时间,有关自己的一切几乎没有变化。
家庭关係还是那样。
父亲依旧是西格尔·福尔摩斯,一名苏格兰皇家灰骑兵少尉。
哥哥麦考夫·福尔摩斯,依旧那么天才,过目不忘,十八岁的他刚从牛津大学毕业,为英格兰政府工作,已是唐寧街的重要人物。
並未缺少、或多出任何叔伯姑婶、兄弟姐妹。
乃至人生经歷都没有一丁点变化。
六岁在科隆定居,十岁回国来到切尔西,十一岁大病一场,被送来伦敦治疗。只不过在自己要求下,並未住在查令十字街,而是来到贝克街租赁这间屋子短居。
连房东都还是哈德森太太,年轻的她真有些迷人。
这些都是现实无法解释的东西。
“魔法”是很好、也可能就是唯一的答案。
想到这,福尔摩斯放下小提琴,取出信纸,提笔写下。
“尊敬的邓布利多校长、麦格副校长:”
“我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很感兴趣,但我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是否可以派遣一位工作人员为我解惑。”
“夏洛克·福尔摩斯,谨上”
写完回信,桌上的猫头鹰立马蹦躂过来,熟练地抬起右脚,“咕咕”叫了两声。
福尔摩斯把信递过去。
它一爪將它抓住,振翅一飞,笔直地无声穿窗而出,消失在楼宇之间。
回信在下午传来。
来自“米勒娃·麦格”的手书,信上说相约在四天后上午九点见面,如果时间不合適可以再改期。
福尔摩斯盯著这封信,將有用的信息一一拆解。
【米勒娃,罗马神话中智慧、月亮女神,是一个典型的女名】
【行文简洁、清晰,直入主题,考虑周全】
【相对老派的措辞】
“一位严厉的女士。”
“古板、干练。”
但除了用心理学从措辞里窥视一角样貌外,再分析不出其它任何信息。
和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一样,这封信太乾净了,一点多余痕跡都没留下——掌印、指纹、毛髮或其它附著物一概都不存在。
就像...
一个空荡荡、没有重量的幽灵写下了这封信。
福尔摩斯惊嘆。
这还是他第一回碰见信息量这么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