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可期(1/2)
在现代音乐產业中,歌手逐渐演变成了两种类型,录音棚歌手和现场演出歌手。
首先是录音棚歌手,主要在录音室里工作,通过录製多轨音频来製作专辑。
然后是现场演出歌手,则需要在舞台上实时表演,与观眾互动。
两者各有优缺点,都是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重要角色。
那有没有两者兼顾的歌手?
当然了。
比如,张幗荣、谭永麟、梅艷方、韩虹、屠烘钢、刘欢等等,他们在录音棚和现场都游刃有余。
蓀燕姿算吗?
在沈浪眼里,算。
或许她的演唱没有天王天后那么稳。
但她还有著非常大的进步空间。
假以时日不会比他们差。
回到当下。
小柯提出蓀燕姿的问题是技巧大於了情感。
什么意思呢?
小柯认为,在录音棚演唱,是用声音来演绎故事。
也就是用你所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如和声、节奏和音阶等,將歌曲的中的情感恰到好处的表达出来。
然而,有太多的歌手是录音棚歌手。
他们在录音棚是各种的委婉动听,唱歌技巧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一到了现场就成了“见光死”,走音,气息不足。
这是因为录音棚有录音师辅助,可以一句甚至一个字的唱,一遍不行,唱到可以为止,后期再合成。
不过,也不適合录音棚、出唱片的歌手。
因为他们的声音的情商、语感、情绪敏感度都不高。
以为可以通过高音或者转音的听感刺激来让听眾高潮。
实则不耐听,声音性情索然无味,没想法,平庸,毫无內在表达。
“这遍就好很多了,但副歌部分有几句还有细节可抓……”
小柯认真又负责。
他不断的指出问题,並解决问题。
蓀燕姿在他的指导下,唱得越来越好了。
其实不怕有问题,就怕自己为是。
这种人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而不肯改变自己的初衷,结果处处出错,却还不知道具体的原因。
蓀燕姿是挺自信的,认为自己能走好歌手这条路。
而她也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不盲目自负,遇到问题愿意不耻下问,虚心听取各种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也是沈浪为人处世的法则。
他今天也学到不少东西。
而此时的录音棚里,心情较为复杂的是包小博。
可以说是难受多於开心。
开心是,蓀燕姿唱得好,沈浪、小柯的歌曲好。
这样,专辑就会大卖。
那么华纳也能从中获益。
难受是,他曾有机会签下蓀燕姿,但最终却与她失之交臂。
早知道啊早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