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分手的人听伤心的歌(2/2)
我们变成了世上最熟悉的陌生人
今后各自曲折各自悲哀……”
不知不觉中,李越宏的眼眶红了。
歌词没有堆砌狗血的分手细节,而是用极简的意象勾勒关係的褪色。
“我们变成了世上最熟悉的陌生人,今后各自曲折,各自悲哀”,这种“过去的甜”与“现在的涩”的对比,没有激烈的控诉,却藏著更深的无奈。
李越宏喃喃低语:“曾经能共享月光的人,最终连问候都成了奢侈。”
什么才是好歌曲?什么才是好歌手?
现在,他听的就是。
他不是专业音乐人士,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他就单纯的觉得,在听的时候,能让你想到了某时某刻某事某人,就是好歌曲,好歌手。
“只怪我们爱得那么汹涌爱得那么深
於是梦醒了搁浅了沉默了挥手了
却回不了神
如果当初在交会时能忍住了
激动的灵魂
也许今夜我不会让自己在思念里沉沦……”
当钢琴与弦乐短暂交织后,突然留白半秒,再接入副歌的重复。
而这半秒的“空”,像极了回忆中断时的沉默,让“陌生”的痛感更具穿透力。
也是半秒的空之后,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从李越宏的眼睛里掉了下来。
歌手没有哭腔,没有嘶吼,却能让他感受到字里行间的“苦涩。
仿佛在告诉他,成年人的分手,往往不是歇斯底里,而是带著体面的遗憾。
这个时候,司机无声的嘆了一口气。
哭了就好了,让那些积压於心的鬱结隨泪水一同宣泄。
他开了三年计程车,接送过不计其数的乘客,亲歷过形形色色的临场状况。
其中,因聆听音乐而触动情绪的不在少数。
有暗自拭泪的老者,有失声啜泣的年轻女孩,亦有李越宏这样滚烫而无声。
“也许今夜我不会让自己在思念里沉沦!”
转眼,歌声戛然而止。
“月光曾照亮过共赴的海洋,转身时却只剩沉默的弧度,这首来自新人歌手蓀燕姿出道专辑的第三主打歌《最熟悉的陌生人》,用克制的旋律裹住爱到尽头的体面,每个音符都藏著想问候却收回手的悵然,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
主持人话音刚落,李越宏用衣袖蹭了蹭脸上的泪水,隨即喃喃道:“最熟悉的陌生人么……”
——————
——————
燕京,某公寓。
“唱的非常完美。”收音机前,沈浪竖起了大拇指,確確实实好听。
“谢谢浪哥。”被夸了的蓀燕姿,双颊升起一抹红晕,娇俏又可爱。
不过,接下来才是重点。
《华语新歌进行时》这个节目每次放完一首新歌,会接听两到三个听眾打来的电话,与他们进行简单互动,听下他们对这首新歌的评价。
一首歌好不好,词曲作者说了不算,歌手说了也不算,听眾说了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