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火与红【求追读,求月票】(1/2)

宝岛省,华纳。

周剑辉和包小博知道《蓀燕姿》会火,只是没想到会这么火,而且火得这么快。

第一主打歌《天黑黑》在专辑首销日同步打榜,在全亚洲各大华语电台播出后就快速登上冠军位置。

而,之前《最熟悉的陌生人》、《挥著翅膀的女孩》两首歌又打下了坚实基础。

电台方面的大火,加上线下的各种gg,迅速带动《蓀燕姿》的销量。

要知道,华纳对《蓀燕姿》启用的是一线歌手备货量,cd30万张,磁带10万张,这个规格对於一个新人歌手的出道专辑非常高了。

可仅仅是三天时间就有多个零售点卖断货,他们第一轮铺货的15万张已经见了底。

还想著一个月3轮卖完40万张就可以了,现在看是根本不够。

时间就是金钱,周剑辉和包小博赶紧联繫工厂加班加点刻录新的磁带光碟。

为什么都这么急?

近几年,关於音像市场步入低谷的议论十分流行,事实也的確如此。

据统计资料表明,1997年至1999年,全国音像出版单位发行金额从18亿多元逐年降至12亿多元,近半数出版单位面临亏损。

然而上百亿的市场,发行总额仅有十分之一。

这是因为剩下的市场份额,全被盗版占去了。

一张正版cd从压制到上市需15天,盗版商凭藉极速复製能力5天就能出货。

王截的经典专辑《一场游戏一场梦》,正版销量约280万张,但盗版数量被传夸张到了1000多万张,这也反映了盗版泛滥的程度。

而且盗版成本仅0.6~1元,售价却达5~10元,利润率高达 500%~1000%。

这亦是周剑辉、包小博,以及各大音像店,那么的急的原因。

沈浪也急,星火可是有50%分成的。

而他同样明白,盗版不仅吞噬了音乐人的生计,更让整个行业陷入“创作→盗版→破產”的恶性循环。

但是,他帮不了什么忙。

反盗版这个永远时髦的话题,在业內人士的嘴边早就从慷慨激昂的大声疾呼变成了无可奈何的一声嘆息。

唯一能做的,就是抢时间。

在盗版侵占市场前,儘可能多的卖一些。

——————

——————

12月20號,燕京。

距离蓀燕姿的出道专辑《蓀燕姿》发行过去了7天。

今天一早,小柯就敲响了沈浪办公室的门,满脸笑容的进来,道:“你猜猜首周的销量有多少?”

沈浪瞥见他手上拿著一张a4纸,想必就是华纳那边发来的数据报告,又看他心情非常好,肯定是大卖了,於是道:“50万张?”

小柯瞪大了眼睛,惊讶道:“你怎么知道,包小博给你发数据报告了?”

沈浪摇摇头,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道:“我掐指算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