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爽开,开爽(1/2)

天涯社区:

“有点可惜,《爱与勇气》、《沈浪》这两张专辑是今年的,不然肯定能在这届金曲奖上大杀四方。”

“没座,沈浪和蓀燕姿绝配,未来定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看明年吧,只希望『爆冷』少点。”

……

猫扑网:

“他俩有点牛啊,第一次入围金曲奖就拿奖了,再来几次,那不得了。”

“今年的音乐颁奖典礼才刚开始,后面还有很多呢。”

“內地歌坛总算出了个能打的新人了,被港台压了那么久,是时候雄起了。”

……

ptt:

“我一个本地人都看不下去了,你给张会妹我就不说什么了,毕竟她那张专辑卖了600万张,王靖雯、蓀燕姿也可以,一个是老牌天后,一个是新人王,哪怕是给莫文尉都行,实力摆在那,怎么都轮不到杨乃汶啊。”

“大奖全爆冷,你们是用脚投票的吗?”

“评委们都是独特的审美,与我们大眾的审美是不一样的,不然怎么显出他们是评委,我们是普通人呢。”

……

网民少,热闹可不少。

毕竟奖项是行业给出的標准答案之一,而网友更倾向用自己的“主观体验”来打分,这种差异本身就充满了討论热度。

內地网友的话题集中在沈浪和蓀燕姿身上,沈浪就不用说了,本届金曲奖入围和获奖的內地歌手独苗,蓀燕姿相对特殊一点,新加坡人、宝岛省出道、內地公司艺人,单是这个复杂的成分就能聊很久。

宝岛省网友的话题则是在討论金曲奖的公正性,爆冷太多,有失公允。

在如此热度之下,沈浪的出道专辑《沈浪》,蓀燕姿的个人第二张专辑《爱与勇气》,皆是涨了一波销量。

对明星而言,“被討论”是维持行业生命力的基础,但更准確地说,是“有价值的討论”决定了人气的质量,进而影响收入的稳定性。

沈浪和蓀燕姿的这些话题,不是緋闻,不是黑料,而是专辑、歌曲和奖项,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討论。

而这种討论是能够沉淀为专业口碑的,从而转化为长期资源。

这不,两人都还没有从抬北回燕京,常记红的电话就被打爆了。

“好的,我会转达给沈总。”

“谢谢,我一定让沈总试试。”

“没问题,等沈总回来我就跟他说。”

常记红掛了电话,感慨不已,当真是“三年北漂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也正常,对品牌来说,奖项是最直观的实力证明,合作有大奖傍身的歌手,不会被质疑选代言人眼光差,还能借奖项的高端感提升品牌调性。

同时,大奖往往伴隨话题热度,获奖前后的媒体曝光、网友討论,都可以为品牌带来天然的流量红利。

而这种“热度+专业度”的双重增益,自然而然就让品牌方变得主动。

——————

——————

深夜,简单的吃了一顿庆功饭,沈浪、蓀燕姿等人返回酒店休息。

“好好休息。”

“嗯,浪哥晚安。”

与蓀燕姿互道晚安,沈浪开门进了自己房间。

明天上午10点的飞机回燕京,现在还早。

他洗漱上床,打开了虚擬面板。

“咦!”

竟然多了三个名字,黄博、贾婧文、高缘缘都在上面了。

也就意味著,他们每个都有了进度条和进度宝箱。

想必是他们的模擬任务完成后,系统给加上的。

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