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铜板、粮票、纸幣(1/2)

“好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主动来投奔吧,这郭奉孝算是第一个,他若加入,需不需要我列队迎接?”张既听了苏淮讲述,对於郭嘉也有些好奇,要知道自从统兵击败黄巾后,刘备就直接让他总理军政大事了,他作为文臣甚至可以自由出入军营,如果不是上面还有个苏淮压制,他就是稳稳的刘备之下第一人。

不过军政一把抓也是权宜之计,毕竟这个位置太容易得罪人了,除非你真有足够大的威信和功勋镇场,苏淮自己都没信心能分摊精力兼顾两头,况且这样出了紕漏还难以修补,主要各司其职什么的不会累死人啊。

至少关羽坐镇荆州的时候是作为蜀汉集团二把手,还被刘备赐予假节,加上征战沙场多年的资歷毋庸置疑,你换当时的张飞来都未必能服眾。

“隨你吧,不过大概他会接任你的职务一段时间,齐国的子民还等著你呢,回来记得多提拔任选几个亲信。”苏淮摆了摆手,毫不介意道。

对於苏淮来说,让张既去治理齐国最大的好处不在於刷政绩亦或是镀金,而是多了教化一地之民的经验,出身寒门的优势让对方知晓民生疾苦,所以不会有著上位者的高傲,民生问题处理起来也就更方便。

“我知道。”

张既点头,他並没有多少即將离开的失落,反而那股跃跃欲试溢於言表。

苏淮也不担心会出什么意外变故,张既的能力绝对是足够了,剩下的就是在面对各种民事时的心理承受能力了,只要不意气用事,等回来的时候张既在治政方面就已经不会比当世最顶尖的那一批人逊色了。

话说在平原这边张既是真的没机会去接触这些,简雍和苏淮早就將一切都安排妥了,下面的官员层层递交口供,再到整个司法流程走完,他最后只能看到这些人具体干了什么,怎么定罪的,其中的细节还得去耐著性子翻找吏员记录的档案备份。

闹市街道上,郭嘉挑了一个位置还算不错,能纵观整条商街的馒头店,然后找个座位坐下,目光看向周围衣衫襤褸的流民,劳作了一天的他们正在拿著盖有统一印章的白条子而不是铜板来兑换新鲜出炉的馒头,这种新奇的交易方式让他生出几分好奇,这可比拿铜板方便多了。

而糜竺则是站在他旁边一言不发,只是时不时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这看来应该是苏子韞的手笔了,藉此方式不仅能减少铸造铜钱的开支,不至於掏空府库,还能树立官府信誉,用极小的代价换来整个治下的经济流通,当真是一举多得。”郭嘉眼神半眯,像是发现新大陆一般,为什么即便是蔡伦造纸以后,大家从心里上还是抵製纸幣,问题就在於这种东西很好印刷出来,造假的手段比比皆是,外加造纸也不便宜啊,那还不如回归铜製。

只不过纸幣比较好的一点在於原料广泛,就地取材还真心没什么难度,唯一就是做工步骤稍微麻烦点,而且以汉朝铸五銖钱的例子来看,这玩意貌似不仅不回本还纯亏。

基於此,苏淮就懒得劝刘备去借钱了,直接拿纸当一般等价物算了,当然起初只是试行,加上粮食交换最频繁,所以这些白条子其实是用来作粮票的,不过后来因为响应的人太多,苏淮就建议將下调匯率,一个铜板的价值可以抵两张粮票,靠著这个福利,又吸引了大量流民。

好吧,等治下人口达到了短暂的峰期,简雍又提议將匯率改回来,毕竟这样下去粮食消耗太大了,但被苏淮果断拒绝了,这不是单纯价格上的问题,而是人性的复杂多面,升米恩斗米仇,你今天敢调回来,那明天城里就会民怨沸腾,与其这样还不如悄摸摸的提高点粮价……

简雍当时有些懵,觉得这俩根本没啥区別,然后当他按苏淮所说实践之后,还真没有爆发太大的恶劣影响,最多是百姓有点不太適应,还有个从耕多年的老农户上访求问是不是对外又要打仗了,如果是真的他愿意弃农从武,这给简雍嚇得赶忙闢谣,表示绝无此事,让老人家好好在家种田,不得不说这个时候乱归乱,但只要你能解决他们的吃穿用度,百姓还是很淳朴善良的。

而且物价哪怕涨一点也不算太贵,主要苏淮一开始的压价就不算高,相比起其它地方价格真的很公道了,包括发麵蒸出来的馒头都没多少成本,比面饃好吃顶饿还廉价,这不,妥妥是摆在眼前的利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