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果然,最振奋人心的还是口號(1/2)
高唐城外,烈日炎炎之下,于禁和赵云各自率军对峙了一个时辰,两人都是那种极其有军人素质的將领,根本不会有一丝一毫的鬆懈,但下面列阵待命的兵卒就苦不堪言了。
“赵子龙,当日在泰山强迁百姓之事也有你一份吧。”
于禁身披甲冑持枪坐在马背上,竭力压制住自身怒火,冷冷地质问道。
“哼,汝休要血口喷人,我主从不做此危害百姓之事,当日泰山之事,吾军师也都是下令让泰山子民自行抉择去留,何来此无稽之谈!”
赵云同样不甘示弱了瞪了回去,无意之间,他口中的我主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倒也並非是赵云自身的原因,而是刘备的理想愿景確实和他重合,再加上现在公孙瓚和刘备处於同一阵线,难免有些倾向。
“你有何凭证?”于禁再度质问道。
“於文则,想来你作为泰山军统帅,不是不分轻重之人,来之前定然有所了解,泰山郡百姓之言又岂会作假,那么你此行究竟有何意图?”
赵云嗤笑一声,如果说泰山郡的人口被迁完了死无对证,那于禁確实有资格来找茬,甚至上书给曹操派兵增援都行,但实际上是泰山还有很多原住民亲眼目睹过他们的行为,所以于禁带兵过来就不是为了討个说法,至於是不是藉此来投奔还不好说。
于禁面无表情,內心却起伏不定,正如赵云所说,他不是来攻打高唐的,就以泰山军这点人,哪怕个个驍勇,对上刘备也是以卵击石。
“我是来为曹公討个说法,泰山如今隶属曹公麾下,你等如此强盗行为,难道不是陷曹公於不义之地吗?”于禁沉默一会儿,话锋一转道。
你还要不要点脸……赵云一阵无语,要不是看不出于禁到底想干嘛,他现在就想衝过去把这玩意挑了,还义正言辞地说替曹操找场子,人家都默认了,你一个还没被收入麾下的傢伙有什么资格,让曹操知道你在给他招黑,绝对第一个把你灭了。
没错,于禁本来隶属於鲍信麾下,曹操入主兗州后封他及同党为都伯,但还是作为鲍信的亲信,结果一个月前鲍信为救曹操死於黄巾之手,然而这个时候于禁还在率部跟泰山贼臧霸等人交战,也还没得到王朗举荐,回来一趟发现家被偷了……
甚至於他麾下泰山军队伍里的家眷都有跟隨前往平原的,还有写信劝一起去的,一来二去的军心都快涣散了,这种情况下于禁头都大了,没办法只能点齐兵马过来瞧一瞧。
如果刘备真的像那些人说的一样仁义,那他也懒得回师兗州跟著曹操了,在哪不是带兵,至少平原郡传言粮食丰足,而兗州那地方被黄巾迫害的,曹操可能连军餉都给不起。
“哦?我怎么不知道是曹操派你来的,曹孟德要是想开战大可下战书,我主自会亲赴兗州与他一战。”
城楼之上窥听了好一会儿的苏淮一脸寒意,冷冰冰地大喊道,他还以为于禁是为百姓之事而来,结果就单纯为了稳固军心,平白搞了这么一场看似占著大义的军事演习。
他甚至可以容忍于禁是不明真相,然后以想要接回泰山郡子民为由来大战一场。
“汝是何人?”
下方的于禁闻听此言只觉得心头一震,敢说出此话者定是刘备心腹。
苏淮这次是真的连话都不想回了,本来他还指望能客客气气地收服一个良將,现在看来这教训是非给不可了。
“你没必要知道,子龙给我活捉了他,让他成为阶下囚再来跟我谈。”
话音刚落,只见乐进抢先一步站出来,先看了看苏淮,又略带惭愧地看向刘备,支支吾吾地恳求道:
“主公,军师,某与文则相识已久,亦知他今日所为是出於何故,还请让某去將他缚来为之赎罪吧。”
苏淮闻言撇过头去,让刘备自己做选择,他当然是倾向於直接让赵云上,快准狠,两千泰山军还真不够赵云打的,打完还能够赶得上晚宴。
“好,那就劳烦文谦了,你且告诉文则,我刘玄德绝非暴虐百姓之人,自昔日討伐黄巾起,吾便立过誓言,纵使天下人负我,我亦不负天下人。”刘备见此情形,走上前轻轻拍了拍乐进的肩膀,凛然正色道。
此言既出,苏淮本能地瞥了一眼刘备,很快又不动声色地转了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